《裸葬》

  一

  宋金对峙时期,金朝统治下的河南汝州,人们内心不服,想方设法造反。

  中秋节晚上,祭罢月神,吃完月饼,张伯淹嘱咐两个儿子:“我就要去见你们爷奶了。到时,什么也不要给我穿,不要惊动任何人,就用那块旧门板,你兄弟俩能抬动。出门向北,朝玉皇山上只管走。啥时听见咔嚓响,马上停住,把我放下,赶紧跑开,不要回头,跑得越快越好。不要烧纸,不用点汤。百日之后,你那几个叔叔来找你们,一切听从他们的安排。”

  “爹,大过节的,怎么说这丧气话。你身体好好的,说这话干啥?再说真到那一天,这样办事,能说过去吗?”

  “世人大都薄养厚葬,欲求来世荣光,往往适得其反,蟒袍绸缎加身,金银珠宝压箱,缠缚累赘,怎能超生?”

  二子还想争辩,正在厨房洗碗的张夫人听到这里,接着说道:“听你爹的,别犯犟,总有一天你们会明白你爹的用心。”

  次日凌晨三点,张伯淹悄悄起床,洗净身子,走进客厅,双膝盘坐,闭目屏息,悄然而逝。

  二

  女儿闻讯,连夜赶来,看到父亲赤身裸体,不用棺椁,也无陪葬,心中难过,坚持要给父亲套上一条短裤,以便遮羞。

  张夫人和姑娘强忍悲痛,哭不出声。按照张伯淹生前嘱咐,将他光身放到门板上,两个儿子抬起就走。

  一直向北,走出黄庄一里开外,只听“咔嚓”一声,门板将断。兄弟二人放下门板,转身就跑。跑出二百多步,只听“呼啸”一声,掀起一阵狂风,天旋地转,飞砂走石,转眼之间,旋成一座小山,足有五、六丈高,把张伯淹埋得严严实实。

  两人不敢多看,继续往回跑。耳旁突然一声炸雷,接着雷鸣电闪,大雨倾盆,瞬间沟满河平。

  风雨雷电来势太猛,惊扰了汝州太守陈炳正的噩梦。

  三

  月落之时,秋风又起。乘着秋风,两条白龙腾空而起,准备飞往南关大街,拜望舅父,密谋造反,专等时机成熟,抢占府衙,杀死太守,夺取印绶,重归大宋。陈太守躲到后院,正要翻墙逃走,一道闪电划破窗棂,一声炸雷把他惊倒在地,吓出一身冷汗---原来是场恶梦。

  看看天色将明,不敢稍待,即刻行动。命令东西南北四门,专人把守,严加盘查,所有行人,稍有怀疑,立马扣留。

  兄弟二人回到家中,惊魂不定,穿好孝服,各自骑马,不嫌劳累,不顾泥泞,要去州城,给舅舅家报丧。走近城郊,望见两队兵勇,挡路盘查行人。

  弟弟说:“正检查呢,咱还去吗?”

  哥哥答:“咱不犯法,怎么不去?”

  于是两人径直来到汝州城西门楼。

  守门员看到身穿孝衣两兄弟近前,立即上报太守。

  太守命令:“正是这条白龙,押来审问。”

  兄弟二人心中无愧,如实供述。

  岂知太守听罢,如雷轰顶,传令官兵,赶赴坟场,开棺追踪。

  四

  大队人马,紧锣密鼓,挖开张伯淹新坟。不见尸体,也无门板,只有短裤一件。

  一个士兵大叫:“快看,那里有个小洞。”随声望去,东南角上果真有个拇指大小的洞口。

  师爷赵政理惊呼:“向东南方跑了,快追!”

  众人纷纷上马,飞快追赶。

  前方隐隐约约像条青龙,犹如一缕青烟,向南飘飞,眼看就要钻进汝河。说时迟那时快,师爷的红鬃马前蹄踏住了青龙尾巴。青龙回身反噬,红鬃马扬蹄嘶鸣,众人一片惊呼。师爷手快,抽刀砍去,龙身一刀两断。龙头舍身跳起,一飞冲天,钻入白云,无影无踪。

  众人簇拥回城,忧心忡忡,不知如何是好。一面派人上京报告狼主,一面召集本州士绅商议对策。

  五

  过了两天,京城回话,命令汝州知府在张伯淹坟头建立寺庙,在佛塔内安放舍利,镇压天子龙脉,锁住王气。

  事不宣迟,即刻动工,三七二十一日,寺庙建成,宝塔正压在张伯淹坟墓穴位。

  终于消除隐患,大功告成,民议逐渐平息,太守放心,大摆酒席,庆贺三天。

  第四天一早,有人慌慌张张、一路奔跑而来,向城西门守将报告:“玉皇现形了!”

  又是晴天霹雳,

  六

  陈太守不敢怠慢,立即带领官兵,现场察看。佛山寺北边、玉皇山南坡,一夜之间,生出一个乐山大佛般大小的人形石山。众人惊恐万状,大气不敢喘。

  派人飞报金国朝廷,皇上传下圣旨:“挖断石人四肢,炸毁石头鼻眼。”

  三千官兵即刻行动,当天挖开石人右腿,派人连夜进京上报喜讯。

  次日清晨,探子惊呼:“昨天挖断的那条腿又复原了。”谁料白日挖断,一夜重生。

  太守大惊失色,立即传令,增加兵力,日夜不停,挑灯夜战,轮班开挖。

  苦战九九八十一天,终于挖断石人四肢,并用十吨火药炸毁石人头面。

  当夜暴雨倾盆,洪水暴发,腥臭扑鼻。

  第二天清晨,守将出门,只见漫山遍野,血流成河,强光反射,染红了天。
Previous
Author:郑听璋
Type:散文
Total Words:1725
Read Count: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