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去天津的时候导游就说,在天津旅游时间很充足,体力消耗少,感觉会非常悠闲。去了才知道,天津果然悠闲。我们到意大利风情街已经早上八点三十分了,整条街空无一人,店面紧闭,感觉整条街都是为我们准备的。导游说,他喜欢这样的感觉,没有围观,没人打扰,他可以多讲一点。街上有狗不理老字号的包子铺,黑色的牌子上面是金色的狗不理几个字。导游说,在天津只有被评为老字号的店铺才能用这个黑底金子的招牌。还有一些蛋糕店,酒吧之类的,短短的一条街几分钟就走完了。保存很好的意大利风貌建筑,街道的入口处有一个牌子,上面用四种语言写着这条街的历史,这条街原是意大利在天津的租界,牌子上面赫然写着“华人不得入内”,历史的伤口依然醒目。很想看看溥仪在天津时住过的小楼,显然不在这条街上,应该在别处,也就没问。
从意大利风情街出来,刚到九点钟,行程安排了一场相声,在天津相声馆随处可见,规模有大有小,有在街边装饰豪华的门面店,也有在街后巷子里的简陋小馆。我们到的时候都关着门,看上去冷清萧条。导游说,相声是晚上的买卖,当地人吃过晚饭,出来散散步顺便坐在相声馆喝点茶,吃点瓜子消遣。我们订的相声馆也没有开门,导游打过电话,稍微等了几分钟,演员就到了。一位二十来岁的小伙子睡眼惺忪的样子,一位年近六十的皓首老者,都是长袍马褂古雅的打扮,小伙子调侃说,我们是全天津最早看相声的人。
从相声馆出来,我们去了大沽渡口,坐船游海河,整条船依然只有我们一个团的二十几个人,在我们到来之前,船员们坐在售票室里聊天玩手机。渡口不大,游船也只有四五条,都停在渡口,懒洋洋地,让人以为是一些废弃的船。海河不算宽阔,原没有船,安安静静地,我们的游船开动以后,河里有船游动,看上去整条河都活起来了。河面结着冰,我们的游船破冰而行,孩子们新奇的都跑去看船怎样破冰,叽叽喳喳地,船舱里立即热闹了。两岸除了公路就是城市里随处可见的现代建筑,有一边新建了一些仿欧式建筑,不过看上去售卖的不是很好,店面全部空着,没有租出去的样子。航行了二十分钟左右,左岸出现了一片湿地,覆盖着枯黄的芦苇,芦苇里面藏着很多野鸭和海鸥,游船上有鸟的食物可以投喂,这些水鸟已经习惯了吃游人丢在水里的食物,远远地看到游船过来,立即蜂拥过来,在游船上空盘旋着,孩子们全部跑到甲板上争相往空中抛食物,鸟儿们跟着游船上下翻飞,时而贴近河面,时而盘旋到空中,湛蓝的天空衬着雪白的海鸥,河面空中都是一副热闹景象,我站在甲板上靠着栏杆,竟然看的呆了。
下午去了天津海洋馆,跟别处的海洋馆没太大差别,一个一个的玻璃箱,各种海洋动物被关在里面游着,看上去自由自在,实则只有那一片方寸之地,生命的局促跟笼中的金丝雀没什么区别。海洋馆里人相对多些,看上去大多数都是带孩子来看海豚表演的当地人。海豚表演非常精彩,也比较有创意,整个表演被编排成了一个童话剧,几个二十岁左右的小伙子和海豚一起,配合的非常默契,小伙子们从很高的跳板上跳下,做出各种滑稽的动作,引得观众哈哈大笑。海豚随着小伙子们的手势,一会儿高高跳起,一会儿直立转圈舞蹈,一会儿载着它的驯兽师快速滑翔,最好看的是海豚和几个小伙子一起手牵手围成一个大圆圈漂浮在水面上,看上去很感动。还有海豚和现场观众的互动,猜谜语之类的,气氛非常热闹。
天津的悠闲给女儿留下了很深的影响,常常在我耳边念叨,九点了店面还没开门,这是什么慢节奏的城市啊,我以后要住在天津,每天都睡到自然醒,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