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傳第八章

  未莊的人心日見其安靜了。據傳來的消息,知道革命黨雖然進了城,倒還沒有什麼大異樣。知縣大老爺還是原官,不過改稱了什麼,而且舉人老爺也做了什麼——這些名目,未莊人都說不明白——官,帶兵的也還是先前的老把總(⒍)。只有一件可怕的事是另有幾個不好的革命黨夾在裏面搗亂,第二天便動手剪辮子,聽說那鄰村的航船七斤便着了道兒,弄得不像人樣子了。但這卻還不算大恐怖,因爲未莊人本來少上城,即使偶有想進城的,也就立刻變了計,碰不着這危險。阿Q本也想進城去尋他的老朋友,一得這消息,也只得作罷了。
  
  但未莊也不能說是無改革。幾天之後,將辮子盤在頂上的逐漸增加起來了,早經說過,最先自然是茂才公,其次便是趙司晨和趙白眼,後來是阿Q。倘在夏天,大家將辮子盤在頭頂上或者打一個結,本不算什麼稀奇事,但現在是暮秋,所以這“秋行夏令”的情形,在盤辮家不能不說是萬分的英斷,而在未莊也不能說無關於改革了。
  
  趙司晨腦後空蕩蕩的走來,看見的人大嚷說,
  
  “豁,革命黨來了!”
  
  阿Q聽到了很羨慕。他雖然早知道秀才盤辮的大新聞,但總沒有想到自己可以照樣做,現在看見趙司晨也如此,纔有了學樣的意思,定下實行的決心。他用一支竹筷將辮子盤在頭頂上,遲疑多時,這才放膽的走去。
  
  他在街上走,人也看他,然而不說什麼話,阿Q當初很不快,後來便很不平。他近來很容易鬧脾氣了;其實他的生活,倒也並不比造反之前反艱難,人見他也客氣,店鋪也不說要現錢。而阿Q總覺得自己太失意:既然革了命,不應該只是這樣的。況且有一回看見小D,愈使他氣破肚皮了。
  
  小D也將辮子盤在頭頂上了,而且也居然用一支竹筷。阿Q萬料不到他也敢這樣做,自己也決不准他這樣做!小D是什麼東西呢?他很想即刻揪住他,拗斷他的竹筷,放下他的辮子,並且批他幾個嘴巴,聊且懲罰他忘了生辰八字,也敢來做革命黨的罪。但他終於饒放了,單是怒目而視的吐一口唾沫道“呸!”
  
  這幾日裏,進城去的只有一個假洋鬼子。趙秀才本也想靠着寄存箱子的淵源,親身去拜訪舉人老爺的,但因爲有剪辮的危險,所以也中止了。他寫了一封“黃傘格”(⒎)的信,託假洋鬼子帶上城,而且託他給自己紹介紹介,去進自由黨。假洋鬼子回來時,向秀才討還了四塊洋錢,秀才便有一塊銀桃子掛在大襟上了;未莊人都驚服,說這是柿油黨的頂子(⒏),抵得一個翰林(⒐);趙太爺因此也驟然大闊,遠過於他兒子初雋秀才的時候,所以目空一切,見了阿Q,也就很有些不放在眼裏了。
  
  阿Q正在不平,又時時刻刻感着冷落,一聽得這銀桃子的傳說,他立即悟出自己之所以冷落的原因了:要革命,單說投降,是不行的;盤上辮子,也不行的;第一着仍然要和革命黨去結識。他生平所知道的革命黨只有兩個,城裏的一個早已“嚓”的殺掉了,現在只剩了一個假洋鬼子。他除卻趕緊去和假洋鬼子商量之外,再沒有別的道路了。
  
  錢府的大門正開着,阿Q便怯怯的躄進去。他一到裏面,很吃了驚,只見假洋鬼子正站在院子的中央,一身烏黑的大約是洋衣,身上也掛着一塊銀桃子,手裏是阿Q曾經領教過的棍子,已經留到一尺多長的辮子都拆開了披在肩背上,蓬頭散發的像一個劉海仙(⒑)。對面挺直的站着趙白眼和三個閒人,正在必恭必敬的聽說話。
  
  阿Q輕輕的走近了,站在趙白眼的背後,心裏想招呼,卻不知道怎麼說纔好:叫他假洋鬼子固然是不行的了,洋人也不妥,革命黨也不妥,或者就應該叫洋先生了罷。
  
  洋先生卻沒有見他,因爲白着眼睛講得正起勁:
  
  “我是性急的,所以我們見面,我總是說:洪哥(⒒)!我們動手罷!他卻總說道No!——這是洋話,你們不懂的。否則早已成功了。然而這正是他做事小心的地方。他再三再四的請我上湖北,我還沒有肯。誰願意在這小縣城裏做事情。……”
  
  “唔,……這個……”阿Q候他略停,終於用十二分的勇氣開口了,但不知道因爲什麼,又並不叫他洋先生。
  
  聽着說話的四個人都吃驚的回顧他。洋先生也纔看見:
  
  “什麼?”
  
  “我……”
  
  “出去!”
  
  “我要投……”
  
  “滾出去!”洋先生揚起哭喪棒來了。
  
  趙白眼和閒人們便都吆喝道:“先生叫你滾出去,你還不聽麼!”
  
  阿Q將手向頭上一遮,不自覺的逃出門外;洋先生倒也沒有追。他快跑了六十多步,這才慢慢的走,於是心裏便涌起了憂愁:洋先生不准他革命,他再沒有別的路;從此決不能望有白盔白甲的人來叫他,他所有的抱負,志向,希望,前程,全被一筆勾銷了。至於閒人們傳揚開去,給小D王胡等輩笑話,倒是還在其次的事。
  
  他似乎從來沒有經驗過這樣的無聊。他對於自己的盤辮子,彷彿也覺得無意味,要侮蔑;爲報仇起見,很想立刻放下辮子來,但也沒有竟放。他游到夜間,賒了兩碗酒,喝下肚去,漸漸的高興起來了,思想裏才又出現白盔白甲的碎片。
  
  有一天,他照例的混到夜深,待酒店要關門,才踱回土穀祠去。
  
  拍,吧~~!
  
  他忽而聽得一種異樣的聲音,又不是爆竹。阿Q本來是愛看熱鬧,愛管閒事的,便在暗中直尋過去。似乎前面有些腳步聲;他正聽,猛然間一個人從對面逃來了。阿Q一看見,便趕緊翻身跟着逃。那人轉彎,阿Q也轉彎,那人站住了,阿Q也站住。他看後面並無什麼,看那人便是小D。
  
  “什麼?”阿Q不平起來了。
  
  “趙……趙家遭搶了!”小D氣喘吁吁的說。
  
  阿Q的心怦怦的跳了。小D說了便走;阿Q卻逃而又停的兩三回。但他究竟是做過“這路生意”,格外膽大,於是躄出路角,仔細的聽,似乎有些嚷嚷,又仔細的看,似乎許多白盔白甲的人,絡繹的將箱子擡出了,器具擡出了,秀才娘子的寧式牀也擡出了,但是不分明,他還想上前,兩隻腳卻沒有動。
  
  這一夜沒有月,未莊在黑暗裏很寂靜,寂靜到像羲皇(⒓)時候一般太平。阿Q站着看到自己發煩,也似乎還是先前一樣,在那裏來來往往的搬,箱子擡出了,器具擡出了,秀才娘子的寧式牀也擡出了,……擡得他自己有些不信他的眼睛了。但他決計不再上前,卻回到自己的祠裏去了。
  
  土穀祠裏更漆黑;他關好大門,摸進自己的屋子裏。他躺了好一會,這才定了神,而且發出關於自己的思想來:白盔白甲的人明明到了,並不來打招呼,搬了許多好東西,又沒有自己的份,——這全是假洋鬼子可惡,不准我造反,否則,這次何至於沒有我的份呢?阿Q越想越氣,終於禁不住滿心痛恨起來,毒毒的點一點頭:“不准我造反,只准你造反?媽媽的假洋鬼子,——好,你造反!造反是殺頭的罪名呵,我總要告一狀,看你抓進縣裏去殺頭,——滿門抄斬,——嚓!嚓!”
  
  第九章 大團圓
  
  趙家遭搶之後,未莊人大抵很快意而且恐慌,阿Q也很快意而且恐慌。但四天之後,阿Q在半夜裏忽被抓進縣城裏去了。那時恰是暗夜,一隊兵,一隊團丁,一隊警察,五個偵探,悄悄地到了未莊,乘昏暗圍住土穀祠,正對門架好機關槍;然而阿Q不衝出。許多時沒有動靜,把總焦急起來了,懸了二十千的賞,纔有兩個團丁冒了險,逾垣進去,裏應外合,一擁而入,將阿Q抓出來;直待擒出祠外面的機關槍左近,他纔有些清醒了。
  
  到進城,已經是正午,阿Q見自己被攙進一所破衙門,轉了五六個彎,便推在一間小屋裏。他剛剛一蹌踉,那用整株的木料做成的柵欄門便跟着他的腳跟闔上了,其餘的三面都是牆壁,仔細看時,屋角上還有兩個人。
  
  阿Q雖然有些忐忑,卻並不很苦悶,因爲他那土穀祠裏的臥室,也並沒有比這間屋子更高明。那兩個也彷彿是鄉下人,漸漸和他兜搭起來了,一個說是舉人老爺要追他祖父欠下來的陳租,一個不知道爲了什麼事。他們問阿Q,阿Q爽利的答道,“因爲我想造反。”
  
  他下半天便又被抓出柵欄門去了,到得大堂,上面坐着一個滿頭剃得精光的老頭子。阿Q疑心他是和尚,但看見下面站着一排兵,兩旁又站着十幾個長衫人物,也有滿頭剃得精光像這老頭子的,也有將一尺來長的頭髮披在背後像那假洋鬼子的,都是一臉橫肉,怒目而視的看他;他便知道這人一定有些來歷,膝關節立刻自然而然的寬鬆,便跪了下去了。
  
  “站着說!不要跪!”長衫人物都吆喝說。
  
  阿Q雖然似乎懂得,但總覺得站不住,身不由己的蹲了下去,而且終於趁勢改爲跪下了。
  
  “奴隸性!……”長衫人物又鄙夷似的說,但也沒有叫他起來。
  
  “你從實招來罷,免得吃苦。我早都知道了。招了可以放你。”那光頭的老頭子看定了阿Q的臉,沉靜的清楚的說。
  
  “招罷!”長衫人物也大聲說。
  
  “我本來要……來投……”阿Q胡里胡塗的想了一通,這才斷斷續續的說。
  
  “那麼,爲什麼不來的呢?”老頭子和氣的問。
  
  “假洋鬼子不准我!”
  
  “胡說!此刻說,也遲了。現在你的同黨在那裏?”
  
  “什麼?……”
  
  “那一晚打劫趙家的一夥人。”
  
  “他們沒有來叫我。他們自己搬走了。”阿Q提起來便憤憤。
  
  “走到那裏去了呢?說出來便放你了。”老頭子更和氣了。
  
  “我不知道,……他們沒有來叫我……”
  
  然而老頭子使了一個眼色,阿Q便又被抓進柵欄門裏了。他第二次抓出柵欄門,是第二天的上午。
  
  大堂的情形都照舊。上面仍然坐着光頭的老頭子,阿Q也仍然下了跪。
  
  老頭子和氣的問道,“你還有什麼話說麼?”
  
  阿Q一想,沒有話,便回答說,“沒有。”
  
  於是一個長衫人物拿了一張紙,並一支筆送到阿Q的面前,要將筆塞在他手裏。阿Q這時很吃驚,幾乎“魂飛魄散”了:因爲他的手和筆相關,這回是初次。他正不知怎樣拿;那人卻又指着一處地方教他畫花押。
  
  “我……我……不認得字。”阿Q一把抓住了筆,惶恐而且慚愧的說。
  
  “那麼,便宜你,畫一個圓圈!”
  
  阿Q要畫圓圈了,那手捏着筆卻只是抖。於是那人替他將紙鋪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盡了平生的力氣畫圓圈。他生怕被人笑話,立志要畫得圓,但這可惡的筆不但很沉重,並且不聽話,剛剛一抖一抖的幾乎要合縫,卻又向外一聳,畫成瓜子模樣了。
  
  阿Q正羞愧自己畫得不圓,那人卻不計較,早已掣了紙筆去,許多人又將他第二次抓進柵欄門。
  
  他第二次進了柵欄,倒也並不十分懊惱。他以爲人生天地之間,大約本來有時要抓進抓出,有時要在紙上畫圓圈的,惟有圈而不圓,卻是他“行狀”上的一個污點。但不多時也就釋然了,他想:孫子才畫得很圓的圓圈呢。於是他睡着了。
  
  然而這一夜,舉人老爺反而不能睡:他和把總嘔了氣了。舉人老爺主張第一要追贓,把總主張第一要示衆。把總近來很不將舉人老爺放在眼裏了,拍案打凳的說道,“懲一儆百!你看,我做革命黨還不上二十天,搶案就是十幾件,全不破案,我的面子在那裏?破了案,你又來迂。不成!這是我管的!”舉人老爺窘急了,然而還堅持,說是倘若不追贓,他便立刻辭了幫辦民政的職務。而把總卻道,“請便罷!”於是舉人老爺在這一夜竟沒有睡,但幸第二天倒也沒有辭。
  
  阿Q第三次抓出柵欄門的時候,便是舉人老爺睡不着的那一夜的明天的上午了。他到了大堂,上面還坐着照例的光頭老頭子;阿Q也照例的下了跪。
  
  老頭子很和氣的問道,“你還有什麼話麼?”
  
  阿Q一想,沒有話,便回答說,“沒有。”
  
  許多長衫和短衫人物,忽然給他穿上一件洋布的白背心,上面有些黑字。阿Q很氣苦:因爲這很像是帶孝,而帶孝是晦氣的。然而同時他的兩手反縛了,同時又被一直抓出衙門外去了。
  
  阿Q被擡上了一輛沒有蓬的車,幾個短衣人物也和他同坐在一處。這車立刻走動了,前面是一班揹着洋炮的兵們和團丁,兩旁是許多張着嘴的看客,後面怎樣,阿Q沒有見。但他突然覺到了:這豈不是去殺頭麼?他一急,兩眼發黑,耳朵裏〔口皇〕的一聲,似乎發昏了。然而他又沒有全發昏,有時雖然着急,有時卻也泰然;他意思之間,似乎覺得人生天地間,大約本來有時也未免要殺頭的。
  
  他還認得路,於是有些詫異了:怎麼不向着法場走呢?他不知道這是在遊街,在示衆。但即使知道也一樣,他不過便以爲人生天地間,大約本來有時也未免要遊街要示衆罷了。
  
  他省悟了,這是繞到法場去的路,這一定是“嚓”的去殺頭。他惘惘的向左右看,全跟着馬蟻似的人,而在無意中,卻在路旁的人叢中發見了一個吳媽。很久違,伊原來在城裏做工了。阿Q忽然很羞愧自己沒志氣:竟沒有唱幾句戲。他的思想彷彿旋風似的在腦裏一回旋:《小孤孀上墳》欠堂皇,《龍虎鬥》裏的“悔不該……”也太乏,還是“手執鋼鞭將你打”罷。他同時想手一揚,才記得這兩手原來都捆着,於是“手執鋼鞭”也不唱了。
  
  “過了二十年又是一個……”阿Q在百忙中,“無師自通”的說出半句從來不說的話。
  
  “好!!!”從人叢裏,便發出豺狼的嗥叫一般的聲音來。
  
  車子不住的前行,阿Q在喝采聲中,輪轉眼睛去看吳媽,似乎伊一向並沒有見他,卻只是出神的看着兵們背上的洋炮。
  
  阿Q於是再看那些喝采的人們。
  
  這剎那中,他的思想又彷彿旋風似的在腦裏一回旋了。四年之前,他曾在山腳下遇見一隻餓狼,永是不近不遠的跟定他,要吃他的肉。他那時嚇得幾乎要死,幸而手裏有一柄斫柴刀,才得仗這壯了膽,支持到未莊;可是永遠記得那狼眼睛,又兇又怯,閃閃的像兩顆鬼火,似乎遠遠的來穿透了他的皮肉。而這回他又看見從來沒有見過的更可怕的眼睛了,又鈍又鋒利,不但已經咀嚼了他的話,並且還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東西,永是不近不遠的跟他走。
  
  這些眼睛們似乎連成一氣,已經在那裏咬他的靈魂。
  
  “救命,……”
  
  然而阿Q沒有說。他早就兩眼發黑,耳朵裏嗡的一聲,覺得全身彷彿微塵似的迸散了。
  
  至於當時的影響,最大的倒反在舉人老爺,因爲終於沒有追贓,他全家都號啕了。其次是趙府,非特秀才因爲上城去報官,被不好的革命黨剪了辮子,而且又破費了二十千的賞錢,所以全家也號啕了。從這一天以來,他們便漸漸的都發生了遺老的氣味。
  
  至於輿論,在未莊是無異議,自然都說阿Q壞,被槍斃便是他的壞的證據:不壞又何至於被槍斃呢?而城裏的輿論卻不佳,他們多半不滿足,以爲槍斃並無殺頭這般好看;而且那是怎樣的一個可笑的死囚呵,遊了那麼久的街,竟沒有唱一句戲:他們白跟一趟了。。

註釋:

  (⒍)把總:清代最下一級的武官。
  
  (⒎)“黃傘格”:一種寫信格式。這樣的信表示對於對方的恭敬。
  
  (⒏)柿油黨的頂子:柿油黨是“自由黨”的諧音,作者在《華蓋集續集·阿Q正傳的成因》中說:“‘柿油黨’……原是‘自由黨’,鄉下人不能懂,便訛成他們能懂的‘柿油黨’了。”頂子是清代官員帽頂上表示官階的帽珠。這裏是未莊人把自由黨的徽章比作官員的“頂子”。
  
  (⒐)翰林:唐代以來皇帝的文學侍從的名稱。明、清時代凡進士選入翰林院供職者通稱翰林,擔任編修國史、起草文件等工作,是一種名望較高的文職官銜。
  
  (⒑)劉海仙:指五代時的劉海蟾。相傳他在終南山修道成仙。流行於民間的他的畫像,一般都是披着長髮,前額覆有短髮。
  
  (⒒)洪哥:大概指黎元洪。他原任清朝新軍第二十一混成協的協統(相當於以後的旅長),一九一一年武昌起義時,被拉出來擔任革命軍的鄂軍都督。他並未參與武昌起義的籌劃。
  
  (⒓)羲皇:指伏羲氏。傳說中我國上古時代的帝王。他的時代過去曾被形容爲太平盛世。
上一頁
Amazon AD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