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經過了一星期的海上生活,鄔伯強在日本的橫濱港登了岸。他是初來日本,一句日本話也不會說。
-
五月廿八日把印着他媽的什麼遺像遺囑等東西的硬封面連同已經塗上墨跡的上半部一起撕掉,這冊日記上就變成赤裸裸的白紙簿子,還附着日曆的。
-
某國裏有一個有錢的鄉人。他有三個兒子:兵士謝敏,大肚子塔拉史,呆伊凡,還有一個女兒馬臘尼,又聾又啞。謝敏去當兵,伺候王上,塔拉史到城裏跟商人去做生意,就只有呆伊凡同女兒留在家裏做工
-
我一邊靜聽着隔河傳來的山歌,把整個上午的時間,化在廊廡下的引目遠眺。在山坡下,人物、田野、村莊、雲煙、竹樹和山川,展開了它們那悠悠千古的面目;風景依稀似舊。
-
“自然就是這麼一天天的鬼混!……”原豐堂飯館的賬先生在初春微雨的中夜裏,一邊走着,一邊想。
-
我們鎮上有一個八十歲的老和尚,——算來是二十年前的事,現在他是否還健在,我沒有回鄉,不得而知。
-
雨是下着,下着。又是黴天啦。雨掛到腦袋上面,雨掛到褂子上面。雨順着頭髮往下掉,雨順着脖子往下掉。
-
昨夜,我到達麗城,即住在這裏上等的賓館瑞柴郭甫中。默裏說:“麗城(LuZern)是古代聯邦的省會,位於湖岸邊四個聯邦中間,是瑞士國中浪漫氣息最重的一個地方,有三條重要的道路通到此地
-
日落了,金黃的殘輝映照着碧綠的柳絲,像戀人初別時眼中的淚光一樣,含蓄着不盡的餘戀。
-
將近黃昏時,熱鬧的東單牌樓大道旁擠滿了愛逛的閒人。每一個晚上,雖有做小生意的四角明燈在每條大街上高高懸起,罩着炒栗子的鍋竈,顯出夜市一角的影子,卻也有不少的工人,停當了他們的工作,
-
我帶着一種非常不高興的,懊惱的情緒,踏上了十七路無軌電車。這是因爲我正和家裏的人,慪了一點閒氣,而且必須在一個約定的時間以前,趕到遙遠的地方去會一個病重的朋友。
-
阿翠是鳳翔裏著名的私娼。在她的房內,有一位身體肥胖的男子,年約四十歲,穿着綢的馬褂與緞的長袍,昂然挺着他的胸腹,坐在一把安樂椅上吸着雪茄煙。
-
——從縣委水利部的材料裏摘出來的一段紀事注意!向前看,那個硬着遷出小幹壩子的老牛筋,又從山腰上走過來了。
-
北山在那裏做他的小說,猛然記起今天是三一八,筆停了,他似乎應該赴追悼會?——真的,他要赴追悼會。
-
金章老姆近來好像發瘋,碰到人便這樣詢問着:“你這位阿兄,可知道我的兒子哪個時候纔要回來呢?我的兒子是個好兒子,但他到“番邦”去已經三十多年了,錢銀信息是一點也沒有寄來的。
-
“先生!可憐咧,求你向志舍(舍,爲搢紳子弟之稱,猶言舍人也。)講一聲,實在是真窮苦,這是先生所素知的;一具薄板仔(棺材),親戚間已經是艱苦負擔,散人(散赤人,窮苦人)本無富戶的親戚
-
一一個二月的春天的傍晚。空氣很清新,你走到田野上,便會聞到新抽的柳葉和嫩草的氣息。
-
月兒剛剛偷入了某女學花園的時候,恰撒了半空的銀羅雪紗,滿園的花影人影。某女學的學生也正春衣初試,大家成羣結隊,說說笑笑地走向演劇廳去。
-
阿富醒來的時候,太陽已經照在牀上。這使阿富有點驚異,他似乎從來沒有看到過自己的家是這樣的舒貼,和煦,光明,美麗。
-
下午,兩點鐘,這家人家總算用過了早餐,早餐有大黃魚,有青菜,有荷包蛋,是破釜沉舟的盡半元財產辦的;未來的命運並不知道怎麼樣,也權且偷安享樂着再說。
-
夏天的一個早晨,惠明先生的房內坐滿了人。語聲和扇子聲混合着,喧嚷而且嘈雜,有如機器房一般。
-
西雙版納勐海縣,南山區地方,有個僾尼族農民,名叫赫猛。生得眉目開朗,身材挺拔,是個漂亮的小夥子。
-
一“誰給你的信,瑞?”L君剛從內室出來,左手拿着一頂草帽,右手搭紐他腰間的紐兒,開頭問他的夫人這樣說。
-
——獨幕劇——劇中人物:夫妻妻的妹妹佈景:一間很簡單的畫室。室內俱垂着黑灰色天鵝絨之幕。
-
人物林卷妤——女性,二十四歲,北平C大學的學生,事變後逃到南方來的。沙大千——林卷妤的愛人,二十六歲,也是北平C大學的學生。
-
《惹事》,是以日本帝國殖民台灣為歷史背景的小說。小說前半部分寫一位年輕人「我」因釣魚與人發生爭執,最後竟把人推進魚池;後半段改寫這位年輕人為某位台灣婦女打抱不平,因為她被日本警察誣陷害死他養的小雞,但就在年輕人準備帶領群眾抗爭時,卻被群眾「遺棄」了。
-
一埃那克河緩緩的流過平原,流過山谷。水聲潺潺的悠揚的歌唱着。河邊的靑草,絨氈似的平鋪着。
-
“你知道吧?倭奴要強佔濟南城!”皖生自外面回到公寓,報告他弟弟湘生說。“國軍施行抵禦?”弟弟懷疑中國的軍人。
-
風聲不好,往北開的軍隊陸陸續續由溪鎮經過,每天總能見到好幾營,不消說,敵軍許是衝過了防軍的陣線又快壓境了。
-
……這廳裏的燈光多麼暗淡呵,一切的東西都像披上了一層黑紗幕似的映入眼裏!啊!他們都在着,胖子的房東,房東太太,兩個女孩子,連一個手裏抱的乳嬰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