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风编辑引言:一部怪诞的经典小说读本/陈雨航





姜贵先生的成名,《旋风》的出头,于今已经成为一则传奇。先是他在民国四十一年写成,屡遭书店(出版社)、报纸、杂志退稿。迟至四十六年,为五十岁寿,才自印五百册送给各方。反应意外热烈,于是有五十一年的正式出版,开启他尔后近二十年的小说写作生涯,直至六十九年去世为止。


《旋风》是姜贵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一部扛鼎之作。小说以民国十几二十年代前后的山东为背景,“从一个大姓家族的衰微和没落,写出那一时期的社会病态。而此种病态,正是共产党的温床。”角色则是“军阀,官僚,土豪,劣绅,妓女,土匪,堕落文士,日本军人和浪人,以及许许多多鸡鸣狗盗的小人物。”(春雨楼藏版自序)


对《旋风》的评价,大致来自两个层面。像蒋梦麟和胡适两位先生主要着重在这本小说的内容面。蒋梦麟在写给姜贵的信中说:“本书以小说体裁写北伐与抗战期间前后土共发展的历史,其中移植穿插多本于事实,故可作土共发展实录看,亦可作共党抢夺政权历史看。”胡适致作者信则引主角方祥千的侄子方天茂的话直指核心:“你老人家干共产党,是离开现实的。你所凭的祗是一种理想,像修仙的人学着打坐辟谷一样,为了一种永远不能实现的想像去吃苦,实在是没有意义的。”(附录及图版页)


胡适在信末问及小说里两次被胡博士批评的方通三是不是王统照?其实小说一开始就提及的新戏《终身大事》,也是胡适的作品(这是一出向易卜生《傀儡家庭》致敬的中国版,讲一名女性争取自我的经过),看来胡适先生是特殊的读者。


另一个层面是从内容面而推至它的文学本体的,那就是高阳和夏志清两位先生(为代表)的评论。他们都认为“《旋风》是近代中国小说中最杰出的一本,同时也是一部能够发人深省的研究共产主义的专书,与张爱玲的《秧歌》和《赤地之恋》占着同样重要的地位。”夏志清更进一步指出“《旋风》是揉合著中国传统小说和西方‘浪人小说’技巧的产品。”;“所创造出来的喜剧,是一种荒谬的喜剧。”;“是一出‘彻头彻尾的滑稽戏’。”(夏志清论姜贵的《旋风》)夏志清先生的这篇评论,奠定了姜贵的重量小说家的身份。


《旋风》问世近五十年的今天,接续前面的“传奇”,九歌版《旋风》收集了史料的篇章、作者作品资料、评论资料等等作为附录,已经形成了一部经典小说的“读本”。在这样的氛围下重读这小说,依然感觉到它小说本身的无尽魅力。首先因为是小说,谈到的共产或其他的理论其实极少,也不是它的重点,反而是小说里众多的人物和对话的生动,情节的出奇,使人要认为作者必是世道娴熟、人情练达之人,那正是小说家的重要特质之一。其次是内容描绘之荒诞,恐怖、悲惨,并不作为正面人物之反衬(小说里几无正面人物,至少在重要角色上是没有的),即使是最后主人翁的理想破灭,被儿子和部属出卖,也不能引起所谓悲剧的清涤作用。正是这种怪诞,成就这部小说的美学高度。作为一个读者,你很难忘掉这样奇特诡异的读后感觉。



上一页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