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棲霞山的紅葉,憧憧心頭已有好多年了。這次偕程小青兄上南京出席會議,等到閉幕之後,便一同去遊了棲霞山。
-
當我們烹調需要用醋的時候,就會聯想到鎮江。因爲鎮江的醋色、香、味俱佳,爲其他地方的出品所不及,於是鎮江醋就名滿天下,而鎮江也似乎因醋而相得益彰。
-
揚州的園林與我們蘇州的園林,似乎宜兄宜弟,有同氣連枝之雅;在風格上,在佈局上,可說是各擅勝場,各有千秋的。
-
一九六二年一月十七日晴下午三時,在南京江邊登江安輪,四時啓碇向九江進發,一路看到遠處高高低低的山,時斷時續。
-
“江回灘繞百千灣,幾日離腸九曲環。一棹畫眉聲裏過,客愁多似富春山。”我讀了這一首清代詩人徐阮鄰氏的詩,從第一句讀到末一句細細地咀嚼着,辨着味兒,便不由得使我由富春山而想起七裏瀧來。
-
“千丈之巖,瀑泉飛雪。九曲之溪,流水涵雲。”——《寧波府志·形勝篇》。夢想雪竇山十餘年了。
-
我也算是一個愛好遊山的人。但是以中國之大,名山之多,而至今不曾登過五嶽,也不曾看到西南諸大名山,所以問起我所愛遊的名山,真是寒傖得很!算來算去,只有一座黃山,往往寤寐系之,心嚮往之
-
沉黑的密雲下,一片紅焰微吐的火光,瀰漫在東北一片房屋的上空,映着灰色的天空,下綴着遠望如嵌着散星的電燈中,現出一個奇異而驚怖的色彩來!死氣沉沉的冬夜,已是過去了一半。
-
阿根從今天早上,——從最初的曙光,尚未曾照到地上的早上起,他的生活的全體,匆促中居然另換了一個地位。
-
她常常是這樣的,每逢在羣人聚會,或歡笑的時候,她總是好目看着天上輕動的浮雲,或是摘下一片草葉子來,含在口裏,眼中有點微暈的流痕,在那裏凝思着,這天我們正在野外,開一個某某學會的聚餐
-
一個綠衣的郵差在烈日——七月的烈日下,急忙地走。他的沉重的綠色揹包中,在橫寫的CPO的布包裏面,正不知負有多少的悲、喜、驚恐及使人尋思的使命。
-
有人說:人們的情感之流,最容易爲外界的景物所轉移而吸引。因此所以又有人說:世界全是藏在一個客觀的鏡中,甚而至於止有外來的物象與景色的吸收,而少有自我之力的發伸與融合。
-
用天平衡量金子,用什麼衡量人呢?緬桂管理區第一生產隊的一羣婦女,在太陽落山時,從田裏回公社食堂來吃晩飯。
-
上我們縣北部,有座碧雲山,山脈從北向南涌起,遠看很有氣勢。在這座名山之下,有兩個出名的人民公社:金馬和碧雞。
-
翩與歸鴻共北征,登山臨水黯愁生。江南草長鶯飛日,遊子離邦去裏情。五夜壯心悲伏櫪,百年左計負躬耕。自嫌詩少幽燕氣,故作冰天躍馬行。
-
××,我該真心來感謝你,爲你那封短短的信,醒了我一場大夢。這場夢,前前後後佔了七年的時日,一直我就是沉在那裏,守着那不落邊際的理想活了下來。
-
××,我十分感謝你的信,這幾年中我一直在友情的溫暖中活了下來,許多人都待我好,也都希望我勇敢地做一個人。
-
鳥的王國該是美麗的吧,不然怎樣會引起那個老雅典人的憧憬?(這是希臘的喜劇家阿里斯多芬在他的劇作《鳥》中暗示給我們的)佛朗士又說到企鵝的國度,但是在真實的世界上哪一個角落裏,有這樣的
-
那個老丑角是一路翻着筋斗出來的,一直到空場的中心,就紋絲不動地豎個蜻蜓倒立着。誰知道他用全力忍着喘息,誰知道他通體都打着抖,誰知道他的血是從腳跟向頭上流?誰知道他的心懸着,像秋風裏
-
穿行我所住的那個城的三條河(其中的一條是運河,一條是白河,再一條就不知道了),流到一個地方匯合了;於是河面廣了,流水也急了。
-
我對着這個跳動的菜油燈芯已經呆住了許久,我想對於我曾經先後住過八年的上海引起一些具體的思念和憶戀來;可是我失敗了。
-
在回家的途中,有一節路是傍了一條河的,河岸上有幾間簡陋的房舍,那裏面就是住了那個造車的人和他的一家。
-
夜雨滴到天明,空中盪漾着乳白色的霧氣。雨絲微斜地飛着,把庭院中的盆花和檐前的一列芭蕉澆洗得更青翠可愛了。
-
當着夜從地上引退了,濃霧就漸漸地沉落下來。那是初春的早晨,什麼都還是寧靜的,霧填滿了每個角落和每個隙縫。
-
閃着黃金般油光的肥胖的臉,兀自苦痛地扭着,可是他的眼睛已經不大張得開了,瘡口汩汩地流着膿血,因爲疼痛,神志已經昏迷了。
-
今天我才認識了命運的顏色,——可愛的姑娘,請您用心聽;不再把我的話兒當風聲!——今天我要表示這最後的堅決。我的命運有一面顏色紅如血;——可愛的姑娘,請您看分明,不跟瞧我的信般不留神
-
我不是不能用指頭兒撕,我不是不能用剪刀兒剖,只是緩緩地輕輕地很仔細地挑開了紫色的信脣;我知道這信脣裏面,藏著她祕密的一吻。
-
兩隊勇敢的淚軍,銳不可當地衝出淚城來了;淚城以外,軟軟的四扇郭門,怎擋得住呵!一九二三,五,九,在紹興。
-
聚集了無數落花,堆成了一座香冢,這裏邊埋著一顆明珠也似的心兒。心兒啊,我願你深深地埋著,從祕密的芬芳裏得到你底永生!如果花瓣兒被踐踏了,你也和花同腐嗎?——不願吧。
-
夢也似的斜陽,給隱隱的青山,蒙起微殷的面幕了,嬌羞得很啊!落葉比潮還急,西風被埋冤了;爲甚擁抱著疏林,狂吻不休呢?默默的晚秋,告訴暮鴉說:“別‘歸呀!歸呀!’地催促呀!留也不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