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鷹乏了,憩息于山巖之上,沉默着,垂着雙翼遮住她底爪子。我看過鷹飛,也聽過鷹底歌唱,而如今,鷹是乏了。
-
一冷清清的街角,西接田舍;秦舟的家人,有的在街後乘涼。月色入戶,尤其顯出慘淡的寂寞的景象。
-
一紀愷在淞滬站下了車,混在人衆裏溜出來;他站住了,無意識地將他的手錶向着壁鐘對照了一下——時間還早——他這樣想。
-
王老大隻有一個女孩兒,一十三歲,病了差不多半個月了。王老大一晌以種桃爲業,住的地方就叫做桃園,——桃園簡直是王老大的另一個名字。
-
王澈生還未來北京之先,他的老同學都很耽心的反覆說道:“北京的社會壞極了,同學中誠實如T君,不久染了……的習慣,起初還不過朋友要他,後來簡直是他約朋友”。
-
前門下電車的人很多,王鬍子是一個,誰知道他就是王鬍子呢?人叢中擠下一個鬍子來罷了。
-
雙流劉豫波先生與英國蕭伯納同年,都是九十一歲有零的老人。我們從報紙雜誌上,偶爾得到關於蕭伯納的記載,又從朋輩口中,偶爾聽到關於劉先生的傳說,使我們深深感到這兩位中外有名的老人,在八
-
大佛的臉最近世的中國人所幹出的事,已經很少不是故意在惹人發笑的了,比如袁世凱,要做皇帝就做皇帝好了,爲什麼要幹着那瞞不着人的選舉?又比如張宗昌到底是什麼東西,他也講起禮義廉恥,中國
-
前年的今日,在世界上,尤其是在中國境內,顯然有兩種相反的現象表現出來:一是悲哀的,一是欣慰的。
-
話說中華民國十三年秋,小可看了一場西洋鏡之後,葉落歸根,依然精赤條條跑回這九里三分的成都來時,在前六年與幾個朋友共同辦理的《川報》,還未被楊督理子惠先生封閉,仍一天兩大張的在印行
-
日本籍的大輪船叫天洋丸,是開在香港上海橫濱桑港間的。那兒有什麼美麗的頭等艙不說了,我們但看那三等艙就好。
-
假使你能夠回想到少年時代,有一回做捉迷藏遊戲,閉目走幾步,或者閉目對後面退幾步的時候,前走後行,都是很不心安,怕要踏陰溝,怕要跌在石頭上,怕不能一直走過去。
-
白天裏到大學裏去講書,夜裏到跳舞廳去當音樂師,爲要養活自己的性命,不能不這樣吃苦,也夠吃苦了。
-
留學日本二十年之久,到今日總算回到故國來了,不想再出國了。不敢家居徒食,所以到家後過了兩天,就爲謀事到上海來。
-
在某一會議,有人提議說,新聞紙要給他通俗化些。對於這個試題,議論很有趣,有人說如改白話,字數要增加,新聞紙張不足之時,這是難辦。
-
我國文人是要考科任官的,他們不能和娼優隸卒成爲伍。讀書人不勞動,勞動人爲苦力人,所以我國讀書人不肯打掃自己房間,俯下去揩一揩地板的。
-
一內山書店老闆交給我一本《浙江文化研究》,叫我要寫一段東西,開出來一看,曼殊歿後已經二十六年了。
-
說一句不怕奇矯的話,就要說如果懂一點病理學,就不想討論中國文壇了,此刻講幾句或許文壇人不喜聽的話。
-
一先生的故鄉西曆一八六六年,在民國紀元前四十六年,就是清同治五年,陰曆十月初六日,先生生於廣東香山縣的翠亨村。
-
我常常聽別人說到我父親;有的說他是個大傻子,有的說他是個天下最荒唐的人,有的說……總而言之人家所說的都沒有好話,不是譏諷就是嘲笑。
-
一在八年前,爲了要解除一種謬娛的婚姻之故,他的父親和他,並且牽連到家裏人,變成彼此不知消息的關係。
-
——獨幕劇——人物:韋清谷——年三十,大學教授。黎一星——年二十六,清谷之妻。王鏡如——年三十五,清谷之友。
-
不絕地緩流的江水,從遠處與清風聯步徐來,倩這寂寞的夜渡的片舟,越過兩岸的重重樹影。
-
苦惱如樵父,砍盡我青春的樹,我生遂成荒野,旋風挽飛沙長住。損失了枝枒,縱使春光明媚,亦難結成綠蔭,讓愛情如燕子,結伴去尋涼。
-
我披髮望天,欲消散心頭的抑鬱,見星光如媚眼,反生了無限可傷之故事。我曾握起筆兒,欲寫命運的招供,及美夢何以逃亡,但呵,終厭惡去判斷這罪咎。
-
古廟的鐘聲將使墓底的骷髏流淚,昏睡在海上的人們依然如既死之鱉,我願那釘過耶穌的十字架永腐在溝渠,讓魔鬼去堆積那罪孽。
-
我不願低吟或慟哭,因恐怕美麗的詩句乃怨女之哀韻,落淚又覺羞怯。以疾苦的眼光替代顏色,描畫大自然之神祕,看野花開了又謝。
-
我的心搖搖不定,失了歸所,又失了前程;我願我的心,要飄便飄出遠遠的雲外,要沉便沉入深深的海底。
-
海天無限——蒼蒼的海水接連着灰色的天,遼遠遼遠地望不見樹杪山巔,故鄉與墳墓也潛隱在我心的一隅,看,剎那間飛鴻萬里,我呀今日飄到這天邊。
-
看天之遠近,全現陰陰的欲雨之色,四處無日光之影,惟有寒風吹來,頻添許多冷戰。模糊裏有一隻烏鴉,孤獨地,飛翔、巡視,似詫異這空中,何以變成如此之單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