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竹,爱它的高逸;我爱桃,爱它的鲜艳。夹竹桃花似桃而叶似竹,兼有二美,所以我更爱夹竹桃。
-
菊花是众香国中的硬骨头,它不怕霜而反傲霜,偏要在肃肃霜飞的时节,烂漫地开起花来,并且开得分外鲜妍,因此古诗人对它的评价很高,宋代苏洵咏菊诗,曾有“粲粲秋菊早,卓为霜中英”之句。
-
苏州拙政园中有十八曼陀罗花馆,庭前有山茶花十余株,曼陀罗花是山茶的别名,因以名馆。
-
一九五五年仲夏莲花开放的时节,出阁了七年而从未归宁过的第四女瑛,偕同她的夫婿李卓明和儿子超平,远迢迢地从印尼共和国首都雅加达城赶回来了,执手相看,疑在梦里!她带来了许多吃的、穿的、
-
人生一切的一切,以健康为第一;而要构成一个强大的国家,也一定要有健康的人民,人民如果都是萎靡不振,国家也不会强大起来的。
-
“秋雨疏偏响,秋虫夜迸啼,空床取次薄衾携,未到酒醒时候已凄凄,塞雁横天远,江云拥树低,一湾杨柳板桥西,料得黄昏独上小楼梯。
-
我沉默着,看着窗外沉默;耳畔是:孩子的玩闹声;碗筷的碰撞声;龙头的出水声;呼呼的一溜儿风声;唯独听不到的是我的心声。夜幕或将来临,可她不为我降临,千百年来亦是如此。
-
血红的晚霞炼就血红的夕阳照在血红的大地上。项王的身影随着日落逐渐被拉长,他无言地望着远处的汉军军阵,直至夜幕覆盖了原野。
-
在波德莱尔到海边遇见她,一个长发飘飘走路带风的女人你知道吗在秋风散尽的季节里她是一颗含泪的野菊花大地的菊花灿烂一如她的脸颊一片枫叶,一张手掌在波德莱尔的海边她长发飘飘,走路随风。
-
一老太的孝日到了,老大在家老二回来了。老二心细,早早地订好了印花大蛋糕,买了金饰品,却用银链子系着,相当不般配。“明年有钱再跟您换金的”他这么说。
-
夏花不懂秋风意,只言长空日渐凉。无知错爱多歧路,常把月季作玫瑰。
-
清晨,街上在铲雪,不远不近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意识在清醒与朦胧间沉浮,我惯常是爱蒙被子沉溺在睡意中的。忽而想起有一年隆冬他给我写诗那诗我尽忘了只记得雪后满城雾凇树上冰花随风吹动纯澈
-
我行走在深渊中漫长而孤独身后的光离我远去前方是无尽的黑暗却有另一束光从前方黑暗中漫延开来它裹挟着自由的风和无极之处的光芒它使我快乐忘记忧伤那是黑色的光我挣扎向前行我踏过旷野越过山川
-
题记:他掏出伊丽莎白的信,一封封地读着。红殷殷的晚霞,照在这些信上。这些信,他背都背得出来,可是他又读了一遍,于是他照例比以前更寂寞了。
-
我想成为一只鸟既不是天鹅也不是信鸽因为我既不如天鹅般优雅也不似信鸽般乖巧我只愿成为一只天堂鸟仅是一只瘦小的王极乐鸟也好那样我就是只自由又贞烈的鸟在谁的梦中啊有那王极乐鸟是谁会在爱情
-
《最后一课》是法国小说家都德的短篇小说。讲述的是普法战争期间被德国强行割占的一所小学的命运。主人公是这所小学的一名学生,全文以他的视角见证了此次历史事件的平凡一幕。
-
不朽有种种说法,但是总括看来,只有两种说法是真有区别的。一种是把“不朽”解作灵魂不亡的意思。
-
今天是五月四日。我们回想去年今日,我们两人都在上海欢迎杜威博士,直到五月六日方才知道北京五月四日的事。
-
刚才吴县长报告了五十八年前我在此地的一段历史——我在三岁至四岁间,随先人在台东住过一年多,在台南住过十个月——要我把台东看作第二家乡;昨天台南市市长也向台南市市民介绍我是台南人;这
-
上回太炎先生话里面说现在青年的四种弱点,都是很可使我们反省的。他的意思是要我们少年人:一,不要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了;二,不要妄想凭借已成的势力;三,不要虚慕文明;四,不要好高骛远。
-
天色连日阴沉下去,一点光也没有,完全灰色,灰得怎样程度呢?那和墨汁混到水盆中一样。
-
太寂寞了,“北国”人人感到寂寞。一群人组织一个画会,大概是我提议的吧!又组织一个剧团,第一次参加讨论剧团事务的人有十几个,是借民众教育馆阅报室讨论的。
-
在绿色的灯下,人们跳着舞狂欢着,有的抱着椅子跳,胖朋友他也丢开风琴,从角落扭转出来,他扭到混杂的一堆人去,但并不消失在人中。
-
一个大胖子,戴着圆眼镜。另一个很高,肩头很狭。第三个弹着小四弦琴,同时读着李后主的词:“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读到一句的末尾,琴弦没有节调的,重复地响了一下,这样就算他把
-
侨居在哈尔滨的俄国人那样多。从前他们骂着:“穷党,穷党。”连中国人开着的小酒店或是小食品店,都怕“穷党”进去。
-
近来觉得眼泪常常充满着眼睛,热的,它们常常会使我的眼圈发烧。然而它们一次也没有滚落下来。
-
——鲁迅先生生活的片段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字不一定写得好,但必须得使人一看了就认识,年轻人现在都太忙了……他自己赶快胡乱写完了事,别人看了三遍五遍看不明
-
孙女——小岚大概是回来了吧,门响了下。秋晨的风洁静得有些空凉,老人没有在意,他的烟管燃着,可是烟纹不再作环形了,他知道这又是风刮开了门。
-
“耕种烟……双鹤……大号……粉刀烟……”“粉刀……双鹤……耕种烟……”小孩子的声音脆得和玻璃似的,凉水似的浸透着睡在街头上的人们,在清晨活着的马路,就像已死去好久了。
-
等他看见了马颈上的那串铜铃,他的眼睛就早已昏盲了,已经分辨不出那坐在马背上的就是他少年时的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