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千年的中华历史,是万不能,绝不会,以屈膝投降来结束的。文艺是民族的心声,革命的前导,在卢沟桥事变以前,它已经以“九一八”及“一·二八”的退与抗,在歧路上给全民族树立起指导牌——降
    老舍 2024-09-26 23:33
    散文
    2979字
  • 在我小的时候,我因家贫而身体很弱。我九岁才入学。因家贫体弱,母亲有时候想教我去上学,又怕我受人家的欺侮,更怕交不上学费,所以一直到九岁我还不识一个字。
    老舍 2024-09-26 23:33
    散文
    2283字
  • 从收入上说,我的黄金时代是当我在青岛教书的时候。那时节,有月薪好拿,还有稿费与版税作为“外找”,所以我每月能余出一点钱来放在银行里,给小孩们预备下教育费。
    老舍 2024-09-26 23:33
    散文
    1499字
  • 新年是悲感交集的时候。无论我们怎样想教心中平静,我们也免不了思前想后,感慨系之!抗战六年中的流浪生活,已使我习惯了孤寂与贫困,可是到了新年,我还是没法不以酒浇灭了心中的忧虑。
    老舍 2024-09-26 23:33
    散文
    1358字
  • 离开北京已整整十四年。回来,北京的宫殿亭园还都照旧,只是人心变了。当一离开北方,到重庆去的时候,我就预料到与快八十岁的老母难再见面。
    老舍 2024-09-26 23:33
    散文
    1170字
  • 由去年国庆到今年国庆这一年里,我始终非常的忙碌。我忙着写作,又忙着办事。写作与办事双管齐下,同时并举,是不容易都作到好处的。
    老舍 2024-09-26 23:33
    散文
    1115字
  • 看看下边这些人干的事吧:杭州汪德孚等,代制慰劳志愿军的食品,偷工减料,用吃了嘴就发干的石碱粉代替苏打。上海的胡恒庆,承办解放军与志愿军军鞋,偷工减料,腐蚀干部。
    老舍 2024-09-26 23:33
    散文
    1026字
  • 在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给第二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的祝词里,有下边这样的话:“文学的重要而光荣的任务是以热爱劳动、勇敢、无畏、对我们事业胜利的信心的精神,以对社会主义祖国无限忠诚,随时
    老舍 2024-09-26 23:33
    散文
    1594字
  • 写这篇小文正遇上极热的天气。今天是七月二十三号。好家伙,一清早屋里就像个大烤炉。天这么热,事情又多,可是我还不能不写这篇小文;心里是那么高兴,简直欲罢不能啊!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老舍 2024-09-26 23:33
    散文
    2469字
  • 伟大的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经过郑重的不厌其详的讨论,已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通过了!热烈地鼓掌吧!跳起来欢呼吧!这是我们全国人民史无前例的一件大喜事,也
    老舍 2024-09-26 23:33
    散文
    1128字
  • 同志们:请允许我宣布北京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教育工会、青年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工会联合会、北京市人民艺术剧院和北京日报社联合举办的鲁迅逝世二十周年纪念会现
    老舍 2024-09-26 23:33
    散文
    1131字
  • 我写了一本话剧,叫作《红大院》,已在北京上演。戏并不怎么好,可是很受市民的欢迎。剧中主要说的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有这种精神的便是进步人物,没有它的便是落后人物。
    老舍 2024-09-26 23:33
    散文
    1077字
  • 与君长别日,悲忆少年时……听到罗莘田(常培)先生病故的消息,我就含着热泪写下前面的两句。我想写好几首诗,哭吊好友。可是,越想泪越多,思想无法集中,再也写不下去!悲忆少年时!是的,莘
    老舍 2024-09-26 23:33
    散文
    1895字
  • 有人建议:“你是由旧社会过来的人。欣值建国十周年的伟大节日,你说一说新、旧社会的文艺事业有什么不同,好吧?”这不是三言两语所能回答的问题。
    老舍 2024-09-26 23:33
    散文
    1773字
  • 古语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足见种树成林要比教育人民,改造社会风气容易的多,占的时间短。可是,这句古语被我们打破了。看看我们的社会吧,虽然建国只有十年,可是不但处处绿柳成荫,而且新
    老舍 2024-09-26 23:33
    散文
    1446字
  • 苏联文学帮助了人们性格的成长和心灵的发展,给人们引路,在人们的身上培养了美好的东西,激发人们高尚的情操,教导人们怎样生活得更好,更有意义。
    老舍 2024-09-26 23:33
    散文
    1097字
  • 呼和浩特有新旧二城。新城是满城,至今还住着不少满族人民。我到新城访问了两家满族朋友。第一家姓关。主人快六十岁了,还很硬朗。
    老舍 2024-09-26 23:33
    散文
    1376字
  • 在老年间,交通不方便,人们很怕到远处去,特别害怕到边疆去。就以内蒙古说吧,人们管它叫“关外”、“口外”或“塞外”。一听说到关外去,人们便怕起来,以为那里只有大片的沙漠,大片的草原,
    老舍 2024-09-26 23:33
    散文
    1264字
  • 很荣幸,十几年来,我得到不少参加招待朝鲜友人的机会!我珍视这种机会,而且每次见到来自这英雄国土的友人,都使我极为兴奋、愉快,并引以自豪!不论是在哪里,不论是在何时,中朝两国的友人相
    老舍 2024-09-26 23:33
    散文
    1067字
  • 话说林语堂先生,头戴纱帽盔,上面两个大红丝线结子;遮目的是一对崂山水晶墨镜,完全接近自然,一点不合科学的制法。身上穿着一件宝蓝团龙老纱大衫,铜钮扣,没有领子——因为反对洋服的硬领,
    老舍 2024-09-26 23:33
    散文
    2124字
  • 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讲恋爱,讲革命,讲志愿,似乎天地之间,唯我独尊,简直想不到组织家庭——结婚既是爱的坟墓,家庭根本上是英雄好汉的累赘。
    老舍 2024-09-26 23:33
    散文
    1607字
  • 一提议说搬家,我就知道麻烦又来了。住着平安,不吵不闹,谁也不愿搬动。又不是光棍一条,搬起来也省事。既然称得起“家”,这至少起码是夫妇两个,往往彼此意见不合,先得开几次联席会议,结果
    老舍 2024-09-26 23:33
    散文
    1680字
  • 俗语说:“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因此,把交通事业办好,使出外的人不再望而生畏,实在是造福不浅。专就铁路来说,解放后这几年的进步真是了不起的。
    老舍 2024-09-26 23:34
    散文
    2087字
  • 今年我的“庄稼”歉收!我的“庄稼”有两种。第一种是生产文学作品,就先说它吧:今年上半年我特别忙:很多次要的事情暂且不提,单说顶大的就有:中国作家协会第二次理事会会议(扩大),我不但
    老舍 2024-09-26 23:34
    散文
    1992字
  • 天凉了,叶落了,脏水沟泛起了零星的冰碴,付秋菜便开始了。付秋菜是一个时间的节点,很多改变与它有关。比如,要穿上厚厚的棉袄棉裤和棉捂勒;家里和学校都要生起时而乖顺时而作妖的铁炉子。
    作者159594 2024-11-20 13:48
    散文
    2631字
  • 虽然已经离开那里了,但最怀念的仍是那片柿子林。那片柿子林几乎是上课的必经之路,沿着图书馆北边的小路走上秋实道就能看见它。
    鹿鹿 2024-11-20 14:06
    散文
    2097字
  • 某年月日,值旧书肆清仓甩卖,购入史铁生《我与地坛》一书。史铁生者,百余年前名作家云云。其书内漫漶不可辨识,唯于书边有笔记一二,歪歪斜斜,所记人地多不可考,而又不文不白,不若古文华采
    申杨 2024-11-20 14:13
    散文
    2384字
  • “老先生,您是?”反而是高文宣先开了口。杨愔脸上慈祥地笑着,背地里却死了一半的心。这个中年人绝对不可能是陛下,如果是陛下,怎会不认得我这社稷肱骨之臣?看来只能走以假乱真的路了……但
    山海书盟 2025-03-23 14:51
    散文
    2659字
  • 在紧张的战备中,李昊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不仅仅是因为眼前的蛮族先锋队,而是因为他明白,这个世界充满了太多的未知与挑战。
    后周 2025-04-06 15:27
    散文
    1744字
  • 2C.因陋就简工厂刚开始生产时,附属设施很简陋,仓库大多设在油毛毡棚里,唯一的一间瓦房是原来这里的水泥预制厂留下的,用作五金和备件仓库。
    成旭 2025-04-18 03:49
    散文
    2099字
This site only includes books under public domain. The content is sourced from the internet and shared by users. If you have any objections regarding the copyright of any book, please contact us, and we will promptly remove it after verif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