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過整天勞頓的旅程,這是我第一次吃飯。一碗湯麪,夾雜着泥沙的湯里加進多量的醬油,我的因飢餓而燒熱的腸胃舒暢地膨脹起來。
-
內容:在這裏出門散步去,上山或是下山,在一個晴好的五月的向晚,正像是去赴一個美的宴會,比如去一個果子園,那邊每株樹上都是滿掛着詩情最秀逸的果實...
-
“你是來找我同去聽講演嗎?”“不錯,去不去?”“嚇!我不是個‘智識欲’極旺的青年,這麼大風——就是無風,我也不願意去的。
-
十年來,求師訪友,足跡走遍天涯,回想起來給我最大益處的卻是“遲起”,因爲我現在腦子裏所有些聰明的想頭,靈活的意思多半是早上懶洋洋地賴在牀上想出來的。
-
慚愧得很,我不單是怕狗,而且怕貓,其實我對於六合之內一切的動物都有些害怕。怕狗,這個情緒是許多人所能瞭解的,生出同情的。
-
是在山中的第三夜了。月色是皎潔無比,看着她漸漸的由東方升了起來。蟬聲嘰——嘰——嘰——的曼長的叫着,嶺下洞水潺潺的流聲,隱略的可以聽見,此外,便什麼聲音都沒有了。
-
烏黑的一身羽毛,光滑漂亮,積伶積伶,加上一雙剪刀似的尾巴,一對勁俊輕快的翅膀,湊成了那樣可愛的活潑的一隻小燕子。
-
歐洲資產階級的老祖宗是海盜出身。那時候他們的所謂做生意,老實說,實在是很浪漫諦克的:一隻手拿着算盤,一隻手拿着寶劍,做生意做到那[哪]裏,也就是搶到那[哪]裏。
-
財神菩薩統治着中國,他們說:誰的洋錢多,神通大,誰是主子。但是,反抗着這些中外大小一切種種的財神,——可早就有了個反財神出現。
-
年代久遠,忘記是那一個皇帝時代的事了,總之,朋友Y君那時還在人間罷。一個寒冬的晚上,青年的我們倆蹌蹌踉踉地跑到東安市場去,在小店裏每人吃了一碗元宵,心兒也漸漸和暖起來了。
-
我們有時候談起調查研究工作,就不免覺得慚愧,深深地感到自己對實際情況瞭解太少,遇到別人問起許多實際工作中的問題,常常一問三不知。
-
現時北京市所屬各區、各縣,在歷史上曾經出現了許多著名的人物,有文有武,數以百計。其中有一個著名的大詩人,就是唐代的賈島。
-
孩子們的心靈是多麼純潔可愛啊!當你走到一羣天真爛漫的兒童中間去,聽他們唱一曲兒歌,看他們做一節遊戲,你馬上會覺得心曠神怡,忽然又年輕了似的。
-
一般人只知道鋼鐵是最堅硬的一種物質,然而,誰會想起植物中也有同鋼鐵一樣堅硬的東西呢?當着我們稱讚一個英雄的時候,用了“鋼鐵的英雄”這樣高尚的詞彙,這是多麼激動人心的讚詞呀!的確,鋼
-
最近有一個偶然的機會,路過古北口,參觀了一座“楊家廟”,新修的廟宇,煞是好看;回來路過潮白河畔的狐奴山下,又尋訪了一座“張公廟”,卻只剩下一堆瓦礫,已經看不見廟宇了。
-
“爲什麼你把扶桑說成墨西哥?難道過去我們把扶桑當做日本真的是錯了嗎?”有人看了前次的《夜話》以後,向我提出這樣的問題。現在我想把扶桑做一個小小的考證。
-
前天《北京日報》刊登了科學小品一則,題目是《漫話白薯》。文中對於史料的介紹,有重要的差錯。因此,我想借此機會,也來談談這個問題。
-
我國古書的種類和數量之多,簡直無法計算。不但歷代印行的典籍浩如煙海,而且傳世的各種原寫本和傳抄本也難以數計。其中有些孤本甚至於早已流到外國去,而我們中國人自己卻一直沒有見過,這裏邊
-
我們的青年同志,近年來在從事科學研究中,做出了很大的成績。他們的研究工作最突出的特點是敢想敢說敢幹。但是,他們也常常因此而受到一些人的責難,他們的科學研究文章也有的竟然被批評爲“胡
-
古來的騙子真不少,他們設下了許多騙局,叫別人上當;而受騙的人大概都有種種弱點,給了騙子以可乘之隙,否則他們縱然有佈置周密的大騙局,也不會發生什麼作用。
-
在談論北京的歷史和文化傳統問題的時候,我們應該提到十六、十七世紀之間的兩位大書畫家。這兩人就是明末清初宛平的米萬鍾和米漢雯,當時號稱大小米。
-
凡是讀過中國舊式俠義小說,如《水滸傳》等古代英雄故事的人,大概都會記得那些“綠林好漢”常用的語言。除了一部分“江湖黑話”以外,它們往往反映出人類社會生活以及自然界的一些最普通的現象
-
目前在首都的許多公共場所的休息室和客廳等處,我們差不多到處可以看見一種鮮紅美麗的盆花,像烈火一般射出耀眼的紅光,它就是一品紅。
-
隨着資本主義制度的日趨腐朽,西方資產階級的文化也日益走向沒落。所謂“無聲音樂”的出現,可算得是資本主義世界“一無所有的藝術”的又一次徹底的暴露。
-
談起諸葛亮,一般人對他大概都有好感。是不是每個人都喜歡他呢?那也不盡然。有的人對於諸葛亮不但沒有好感,反而很有惡感。比如在雲南,有的少數民族同胞就很不喜歡諸葛亮。
-
聽說南方水鄉,有人在議論如何開闢圍田,以求農業增產,並且有人說北方也可以採用。這,作爲一種主張,說說倒也無妨,大家儘可以各抒己見,可是千萬不要貿然採用。
-
讀了《北京晚報》發表的言佳同志寫的《蓖麻蠶》一文,我很高興,願藉此機會,也來談談養蠶的問題。先要來“正名”。蠶字現在流行的簡體字寫成“蠶”字,這是不妥當的,似乎應該考慮改正。
-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採得百花成蜜後,不知辛苦爲誰甜?這是唐末五代的著名詩人—羅隱《詠蜂》的七言絕句。從前四年制的中學生大概都讀過這首詩。
-
我有許多書,沒有好好讀;有的剛讀完還記得清楚,過些日子又忘了;偶然要用,還要臨時翻閱,自己常常覺得可笑。這種情形別人不瞭解,總以爲我有什麼讀書的祕訣,不肯告人。
-
這個題目太奇怪了,誰會把知識當成可以吃的東西呢?想不到,在現今的世界上,居然有一種“科學家”,進行“科學的試驗”,有了“新發現”,得出了結論,認爲“知識是可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