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千里的長途!一個人!”黃昏的時候,我的妻代我把行裝收拾之後,坐在靠窗的椅子上,狠沒氣力的這樣說。
-
S的三月還有陳雪積在門前的一夜,無量君的家裏有在理科大學比他高級的A來訪他。原來他們是理科大學,只有三個中國留學生中的兩個人,A初進三年級後就因他的夫人的病而回到家裏去,到了翌年一
-
那時候,無量有許多女朋友的發生是很自然,因爲從他的極單調的醫科大學的生活裏,他的鄉間的生活裏,他的海岸的北風和學校的松林和學友裏,他不能得一些慰藉了。
-
他在北京街上飄流,時候正是嚴冬。原來他留學日本,他們省裏的學費,只有大學畢業和畢業後一年多的實習費,你可以曉得:中國的留學制度過分自由了,反而散漫,所以費錢多而——話說到野裏了,—
-
今年秋天多雨,街上看見賣菊花者,就出十元買兩盆,放在書室後把它忘去了。一個半天,天晴了一刻,看見一半青天,再看見有些菊花,忽地想着葬一個偉人,因爲葬他之日,天晴而又菊花香,我不能把
-
天下極樂之根源莫如愛,天下極苦之根源亦莫如愛。然苟得愛之勝利,則雖極苦之中有極樂存焉。
-
據在下近來體驗所得,深覺我們倘能體會“消極中的積極”之意味,一方面能給我們以大無畏的精神和勇往邁進的勇氣,一方面能使我們永遠不至自滿,永遠不至發生驕矜的觀念。
-
富有閱歷經驗的老前輩,對於出遠門的子弟常叮嚀訓誨,說你在輪船上或火車上,如看見有竊賊或扒手正在那兒偷竊別個乘客的東西,你不但不可聲張,並且要趕緊把眼睛往旁急轉,裝作未曾看見的樣子,
-
記者於八月九日午時由威尼斯上火車,下午五時三十七分纔到充滿了古香古色的佛羅倫薩(Florence),爲中部意大利最負盛名的一個城市。
-
倫敦不能不算是世界上一個大規模的城市,面積近七百方里之廣,人口在七百五十萬人左右;英格蘭和威爾士的全部人口的五分之一,城市人口的四分之一,都集中在倫敦。
-
資本主義社會裏面,因個人主義之高度的發展,家屬的關係也比較地疏淺。這是西洋社會一般的情形,是我們所早知道的。
-
我在上次和諸君談過,我們在香港的報館因爲試辦的經費是由幾個書呆子勉強湊借而成的,爲數很有限,所以是設在貧民窟裏。
-
我的父親所以把我送進南洋公學附屬小學,因爲他希望我將來能做一個工程師。當時的南洋公學是國內數一數二的工程學校,由附屬小學畢業可直接升中院(即附屬中學),中院畢業可直接升上院(即大學
-
一自從蘇聯一個又一個的五年經濟計劃實行奏效之後,經濟學家都喜談“計劃經濟”,其實不但經濟應有計劃,就是讀書也應該首先有一個計劃。
-
除“家長”外,我們還有幾個“難兄難弟”,倘若這裏所用的“難”字可作“共患難”的“難”字解。
-
其次要談到“難兄難弟”的又一個——李公樸先生。上節談過的章先生是銀行練習生出身;倘若練習生可算是摩登學徒的另一名稱,那末李先生卻也有着相類的發源,他原來做過鎮江一家京廣洋貨店的學徒
-
我們這幾個“難兄難弟”裏面,居然有着三個學徒,這也可算是這幾個人的奮鬥史的特色。
-
感着失戀的悲哀,在鋪着晨露的野草之氣裏,林子平迷惘地走下石階,彷彿這一層層往下趨的階級,有意地象做他幸福的低落地。
-
變把戲的老人船停泊在蘇彝士運河口的波得賽特,旅客們在岸上游逛以後乘坐小划船兩兩三三的回到船上來。
-
因爲看紅葉,特地跑到紹興去。上海是春天連蝴蝶也不肯光降的,秋天除了墓地裏的法國梧桐呈着枯黃以外,紅葉這一樣東西從未入夢,更何論實景了。
-
四十歲以上的人,每把求學叫做讀書;這讀書,也就是四十歲以下的人所稱的求學。(雖然四十歲只是一句含混話,並不極端附和錢玄同先生一過四十歲即須槍斃之說,但是到底隱隱約約有一條鴻溝,橫在
-
三弟手足:藝風社的展覽會快開了,你叫我寫一篇文字來批評你的思想和藝術。這事在一個意義上是容易得很的,因爲我無論如何不瞭解你的思想和藝術,我總可以站在老兄的立場,說幾句冒充的內行話,
-
這是一間精緻的客廳,靠壁安放一張坑牀,兩邊一副廣東制荔枝柴(木)的交椅,廳中央放着一隻圓桌,圍着圓桌有五六隻洋式藤椅,還有一隻逍遙椅放在透(通)內室的通路上的。
-
到處都張掛着避暑會的通告,在莫干山的嶺下及嶺脊。我們不曉得避暑會是什麼樣的組織,並且不知道以何因緣,他們的通告所佔的地位和語氣,似乎都比當地警察局的告示顯得冠冕而且有威權些。
-
一別了,我愛的中國,我全心愛着的中國。當我倚在高高的船欄上,見着船漸漸的離岸了,船與岸間的水面漸漸的闊了,見着許多親友揮着白巾,揮着帽子,揮着手,說着Adieu,Adieu!①聽着
-
口頭上慷慨激昂的人,未見得便是殺身成仁的志士。無數的勇士,前仆後繼的倒下去,默默無言。
-
嗟食何如售故書,療飢分得蠹蟲餘。丹黃一付絳雲火,題跋空傳士禮居。展向晴窗胸次了,拋殘午枕夢迴初。
-
——觀印度烏黛·香卡舞蹈團的演出後桃紅色的曙光從東方升起。天空一望皆碧,四散地點綴着濃厚的雲塊,是一個令人心身俱爽的大好晴天。
-
蘇州這個天堂似的好地方,只要你逛過一次,你就會永遠地愛上了它,會久久地想念着它。
-
中國的紳商,中國“孔孫道統”的忠實信徒,不是說和平是中國的民族性麼?然而社會鬥爭太劇烈了,短兵相接的陣勢太緊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