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爲了工作的關係,我帶着家眷從故鄉遷到上海來住了。收入是微薄的,我決定在離開熱鬧的區域較遠的所在租下了兩間房子。
-
散會了,蘇震九急匆匆向家裏走。他步邁得大,手甩得高,到了門口,騰的跳進堂房,腳步還沒放穩,就大喊一聲:“奶奶!”奶奶霍的全身一哆嗦,就象平空聽見一聲炸雷那樣。
-
——江村散記上夜裏,落了一場春雪。雪落得很大,彷彿要補足冬旱的缺似的,從雞叫時起,揚揚拂拂悄無聲息地一直下到天亮。
-
貓好像在活過來的時日中佔了很大的一部,雖然現在一隻也不再在我的身邊廝擾。當着我才進了中學,就得着了那第一隻。
-
小巴黎哈爾濱是被許多人稱爲“小巴黎”的。中國人在心目中都以爲上海該算是中國最繁華的城市,可是到過了哈爾濱就會覺得這樣的話未必十分可信。
-
這一夜他是從下生以來第一次被喜悅抓得緊緊的,他覺得自己是大了,大到幾乎不可想象的地步。
-
在××大學讀書的時候,因爲學校是在距市二十里左右的鄉間,所以在星期六的下午和其他的休假日,定要坐了市鄉間的長途汽車才能到市裏去。
-
越過嶺巔,順着山路下來,大池就在面前了。說是池,其實卻是一個小湖那麼大的,但是,人們仍然管它叫作大池。
-
母牛在慢慢地咀嚼着,不時,從間壁的牛房裏傳出那大顎子底開闔所發出的響聲,正和一個人在使力舐着自己底嘴脣一樣。
-
我沿着山路下來,覺得夜是恐怖的。山路非常崎嶇,夜如一個黑色的罩子,罩在人的頭上,是那麼沉重而且猙獰。
-
(獨幕話劇)人物王茂林——前外商公共汽車賣票工人。林二姐——他的妻。阿金——他的女兒。
-
K先生,你是我最敬愛的前輩!像你那樣精察事理,知物知人,並世罕有儔匹;我不因你平昔識拔我,愛護我,規戒我,勖勉我,才把這種諛言美辭來報答你。
-
我和我的婦人隨着自然推移的運命,營那同居的似是而非的家庭生活,計數起來,將滿一年的時光了。
-
一大約交了午夜的時分了,Y城埋在冷寂的霜空裏,一切市廛裏特有的煩苦的嘆息,沉澱在水底似地默不動作。
-
一離開醫院十來丈就是植物園,那些探出在籬笆外的林木,嫩青青地像矜持的少女之姿,有條理地展媚着。
-
李教授李方正——李方正平常喜歡人家稱他稱教授,朋友們一見面便呼他曰李教授。他曉得這是同他開玩笑的,但也喜歡聽,而且曉得大家都沒有含一點惡意,都是高興,大家都是教授。
-
碧生:我勾留兩天就走了,沒有同你暢談的機會;我的哥哥時常在座,好像話又不能和盤托出。
-
這是兩個打了敗仗歸不着隊的兵。他們原隸屬於四川陸軍第幾師,第若干旅,若干團,若干營,若干連,若干排。
-
我不知道爲什麼與人一談起這個好人家,總是頗感興會。朋友們往往聚在一處,紅葡萄酒擺在跟前,黃淡芭菰掛在嘴上,悠哉遊哉,大家都不要再用腦筋,而叫我隨便說一件故鄉的故事,以爲消遣之具時,
-
《日日報》的編輯室在中國內地一個省會的某條街中。這省會有五十多萬人口,每日吃的米、面、菜蔬、雞、鴨、魚、肉是很多的,獨於《日日報》的銷數在本城中經過了七八年,依然還只千餘份。
-
一春他寬敞地對比牙琴坐下,獨奏家坐在舞臺中央,會場的視線都集向獨奏家。——伴奏暫在休止符裏,他放雙手在膝上,落視線在鍵盤上——這時候,臺下的會衆要映進他的眼睛裏。
-
他是江南人,他十五歲時候留學日本,也回家去過好幾回,只是他對於江南一個一個的女人,除了他的母親——姊妹他是沒有的——都很慊惡。
-
一貓的毛是黃和白相間的……。這是在一天下午,無意中,廚子忽見到它,那時候正落雨。
-
在一個星期日薄暮時分,向“惟利書局”代領了稿費,我便趕緊走出四馬路,到了這個不知名的街頭,跳上電車,因爲我惦念着雲倉君那過了夜就必得交付的房租和飯線,恐怕他等得過分的盼望,或者,這
-
我們這裏是一個小縣城。住在這裏的人們除了幾個地主是吃肉的,其餘的農民都是整月整年的吃鹹菜。
-
——獨幕劇——人物:王吉順——年四十二,耳稍聾,瓦匠。王大嫂——吉順之妻,年三十八。
-
——獨幕劇——說明因爲人類中有一種罪惡。這罪惡就是爲了自私的滿足而妨害別人的自由!所以在一瞬間便有無數的生命,在這種權力底下顛沛,毀滅,但是這些人各因他所受的壓迫而存在他自己的靈魂
-
佈景:幕開時,母親坐在搖椅上,織着絨線衣;慧珠在距離她右邊稍遠的沙發上坐着,癡呆呆地看着六寸長的江文輝的相片。在慧珠的右邊,靠着牆壁,有一架鋼琴。
-
佈景:一間半新半舊的客廳,其中的陳設,極不統一,有沙發,藤椅,竹榻,和紅木器具等類,但都是古舊和賤價的東西,一見便可知道是零星從拍賣行中買來的。
-
清華園之菊歸途中,我屢屢計畫回來後面中國的花鳥,我的熱度是很高的。不料回到中國,事事不合心意,雖然我相信這是我偷懶之故,但總覺得在中國的花鳥與在中國的人一樣的不易親近,是個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