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尼斯(Venice)是一個別致地方。出了火車站,你立刻便會覺得;這裏沒有汽車,要到哪兒,不是搭小火輪,便是僱“剛朵拉”(Gondola)。
-
塞納河穿過巴黎城中,像一道圓弧。河南稱爲左岸,著名的拉丁區就在這裏。河北稱爲右岸,地方有左岸兩個大,巴黎的繁華全在這一帶;說巴黎是“花都”,這一溜兒才真是的。
-
佛羅倫司(Florence)最教你忘不掉的是那色調鮮明的大教堂與在它一旁的那高聳入雲的鐘樓。教堂靠近鬧市,在狹窄的舊街道與繁密的市房中,展開它那偉大的個兒,好像一座山似的。
-
瑞士有“歐洲的公園”之稱。起初以爲有些好風景而已;到了那裏,才知無處不是好風景,而且除了好風景似乎就沒有什麼別的。這大半由於天然,小半也是人工。
-
北京乎北京乎!別來五年了。經過豐臺以後,火車着慌,如追隨火光的蛇的急急遊行。我,停了呼吸,不能自主的被這北京的無形的力量所吸引。
-
萊茵河(TheRhine)發源於瑞士阿爾卑斯山中,穿過德國東部,流入北海,長約二千五百里。分上中下三部分。從馬恩斯(Mayence,Mains)到哥龍(Cologne)算是“中萊茵
-
滂卑(Pompei)故城在奈波里之南,意大利半島的西南角上。維蘇威火山在它的正東,像一座圍屏。紀元七十九年,維蘇威初次噴火。
-
柏林的街道寬大,乾淨,倫敦巴黎都趕不上的;又因爲不景氣,來往的車輛也顯得稀些。在這兒走路,儘可以從容自在地呼吸空氣,不用張張望望躲躲閃閃。
-
德瑞司登(Dresden)在柏林東南,是靜靜的一座都市。歐洲人說這裏有一種禮拜日的味道,因爲他們的禮拜日是安息的日子,靜不過。
-
“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我們太把西湖看理想化了。夏天要算是西湖濃妝的時候,堤上的楊柳綠成一片濃青,裏湖一帶的荷葉荷花也正當滿豔,朝上的煙霧,向晚的晴霞,哪樣不是現成的詩
-
一個在歐洲沒住過夏天的中國人,在初夏的時候,上北國的荷蘭去,他簡直覺得是新秋的樣子。淡淡的天色,寂寂的田野,火車走着,像沒人理會一般。
-
“但有一枝堪比玉,何須九畹始徵蘭”,這是明代詩人張茂吳詠玉蘭花的詩句,嵌上了“玉蘭”二字,而也擡高了玉蘭的身價。
-
“揚旗擊鼓,斬蛟射虎,頭顱碎黃麻天使。專諸匕首信豪雄,笑當日、一人而已。華表崔巍,鬆衫森肅,壯士千秋不死。
-
倫敦賣舊書的鋪子,集中在切林克拉斯路(CharingCrossRoad);那是熱鬧地方,頂容易找。路不寬,也不長,只這麼彎彎的一段兒;兩旁不短的是書,玻璃窗裏齊整整排着的,門口攤兒
-
“外國也有乞丐”,是的;但他們的丐道或丐術不大一樣。近些年在上海常見的,馬路旁水門汀上用粉筆寫着一大堆困難情形,求人幫助,粉筆字一邊就坐着那寫字的人,北平也見過這種乞丐,但路旁沒有
-
在談論誰最早發現美洲大陸這個問題的時候,許多人都很關心慧深的國籍。到底慧深是哪國人呢?對這個問題應該首先做出初步的回答:他是中國人。
-
一聖陶兄:我等八月二十二日由北平動身,二十四日到哈爾濱。這至少是個有趣的地方,請聽我說哈爾濱的印象。這裏分道里,道外,南崗,馬家溝四部分。
-
忽然回憶起往日,就懷念到寂寞,起了悵惘之感。在那矗立的松樹下,鬆軟的黃土上,她常常陪着我坐着,不說一句話。
-
羅馬(Rome)是歷史上大帝國的都城,想像起來,總是氣象萬千似的。現在它的光榮雖然早過去了,但是從七零八落的廢墟里,後人還可彷彿於百一。
-
茶,是我國的特產,吃茶也就成了我國人民特有的習慣。無論是都市,是城鎮,以至鄉村,幾乎到處都有大大小小的茶館,每天自朝至暮,幾乎到處都有茶客,或者是聊閒天,或者是談正事,或者搞些下象
-
那是三年前的春天,我正在上海一個公園裏散步,忽然聽到有個很熟的聲音向我招呼。我看見一位神采飄逸的青年站在我的面前,微笑着叫我的名字問道:“你記得青嗎?”我真不認得他就是我從前大學預
-
夜來枕上隱隱聽見渤海灣的潮聲,清晨一開門,一陣風從西吹來,吹得人通體新鮮乾爽。樓下有人說:“啊,立秋了。
-
我們在農村工作的同志們,當着總結農業生產經驗的時候,不但應該向全國各地農業勞動模範和老農們虛心請教,應該注意吸收現代先進的農業科學技術,而且應該向我國曆代著名的農學家們學習,接受他
-
我們大家生活在我國的首都北京,對於北京的今天,人人都很關心,人人都很熟悉,這是很自然的,也是完全應該的;而對於北京的昨天,知道的人就比較少,甚至有的人簡直對過去的事情很不瞭解,這是
-
要讀書,就應該拿起書來,一字一句地認真讀下去,爲什麼會有空喊的呢?空喊讀書的,可能有幾種人:第一種人因爲自己沒有養成讀書的習慣,坐不住,安不下心,讀不下去,但是又覺得讀書很有必要,
-
紅海上的一幕太陽做完了竟日普照的事業,在萬物送別他的時候,他還顯出十分的壯麗。他披上紅袍,光耀萬丈,雲霞佈陣,換起與主將一色的制服,聽候號令。
-
——賀竹英,靜之同居從遠遠的江南傳來的消息,知道竹英和靜之在黃鶴樓畔已實行同居了。
-
這個題目很像從前科舉時代八股文的題目。考試八股文的時候,主考官出題照例不許越出《四書》之外。我現在的這個題目的確也出於《四書》。
-
涼秋八月,天氣分外清爽。我有時愛坐在海邊礁石上,望着潮漲潮落,雲起雲飛。月亮圓的時候,正漲大潮。
-
“一爲文人便無足觀”,這是清朝一個漢學家說的。的確所謂“文人”正是無所用之的人物。這並不是現代意義的文學家、作家或是文藝評論家,這是詠風弄月的“名士”,或者是……說簡單些,讀書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