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妈,天空上的光成了灰色了;我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我玩得怪没劲儿的,所以到你这里来了。这是星期六,是我们的休息日。放下你的活计,妈妈;坐在靠窗的一边,告诉我童话里的特潘塔沙漠在什么
-
我每天把纸船一个个放在急流的溪中。我用大黑字写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在纸船上。我希望住在异地的人会得到这纸船,知道我是谁。
-
厚敦敦的软玻璃里,倒映著碧澄澄的一片晴空:一迭迭的浮云,一羽羽的飞鸟,一弯弯的远山,都在晴空倒映中。湖岸的,叶叶垂杨叶叶枫:湖面的,叶叶扁舟叶叶篷:掩映著一叶叶的斜阳,摇曳著一叶叶
-
那一天只要命运肯放我们走!不要怕;虽然得走过一个黑洞,你大胆的走;让我掇着你的手,也不用问那里来的一阵阴风。
-
等得不耐烦了,蕉叶微微摆动;几只蜻蜓低飞过庭院中。十四,六,四。
-
马奶子葡萄成熟了,坠在碧绿的枝叶间,小伙子们从田里回来了,姑娘们还劳作在葡萄园。小伙子们并排站在路边,三弦琴挑逗姑娘心弦,嘴唇都唱得发干了,连颗葡萄子也没尝到。
-
欧战才了的时候,中国很抱着许多希望,因此现在也发出许多悲观绝望的声音,说“世界上没有人道”,“人道这句话是骗人的”。有几位评论家,还引用了他们外国论者自己责备自己的文字,来证明所谓
-
古神祠前逝去的暗暗的水上,印着我多少的思量底轻轻的脚迹,比长脚的水蜘蛛,更轻更快的脚迹。
-
忽然卷起了热情的风飙,鞭挞着心海的波浪,鲸鲲;如电的眼光直射进玄古;更有雷霆作嗓,叫入无垠。
-
我是一个特别爱好花草的人,一天二十四小时,除了睡眠七八小时,和出席各种会议或动笔写写文章以外,大半的时间,都为了花草而忙着。
-
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这是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以后,由毛泽东同志所创办和亲自主持的《湘江评论》,在创刊号上提出的振奋人心的口号。
-
我们中国人总喜欢说自己爱和平,但其实,是爱斗争的,爱看别的东西斗争,也爱看自己们斗争。最普通的是斗鸡,斗蟋蟀,南方有斗黄头鸟,斗画眉鸟,北方有斗鹌鹑,一群闲人们围着呆看,还因此赌输
-
子不语,怪、力、乱、神。知乎此,则“与本刊性质不合之稿,概不刊登”的钉子可以免碰矣。猴面人身的小儿,竟产于黑衫之意大利,怪则怪矣,不敢以投《论语》。
-
我渴想到河的对岸去。在那边,好些船只一行儿系在竹竿上;人们在早晨乘船渡过那边去,肩上扛着犁头,去耕耘他们的远处的田;在那边,牧人使他们鸣叫着的牛游泳到河旁的牧场去;黄昏的时候,他们
-
妈妈,我真想现在不做功课了。我整个早晨都在念书呢。你说,现在还不过是十二点钟。假定不会晚过十二点罢;难道你不能把不过是十二点钟想象成下午么?我能够容容易易地想象:现在太阳已经到了那
-
早晨,我在石铺的路上走时,我叫道:“谁来雇用我呀。”皇帝坐着马车,手里拿着剑走来。他拉着我的手,说道:“我要用权力来雇用你。
-
晚云在暮天上散锦,溪水在残日里流金;我瘦长的影子飘在地上,象山间古树底寂寞的幽灵。
-
在我过去四十余年的生涯中,冬的情味尝得最深刻的,要算十年前初移居白马湖的时候了。
-
我不过说:“当傍晚圆圆的满月挂在迦昙波的枝头时,有人能去捉住它么?”哥哥却对我笑道:“孩子呀,你真是我所见到的顶顶傻的孩子。
-
你为什么坐在那边地板上不言不动的,告诉我呀,亲爱的妈妈?雨从开着的窗口打进来了,把你身上全打湿了,你却不管。你听见钟已打四下了么?正是哥哥从学校里回家的时候了。
-
呵,这些茉莉花,这些白的茉莉花!我仿佛记得我第一次双手满捧着这些茉莉花,这些白的茉莉花的时候。我喜爱那日光,那天空,那绿色的大地;我听见那河水淙淙的流声,在黑漆的午夜里传过来;秋天
-
喂,你站在池边的蓬头的榕树,你可曾忘记了那小小的孩子,就像那在你的枝上筑巢又离开了你的鸟儿似的孩子?你不记得他怎样坐在窗内,诧异地望着你深入地下的纠缠的树根么?妇人们常到池边,汲了
-
我们是小羊,跳跃过山坡同草场,提起嗓子笑,撒开腿来跑:活泼是我们的主张。我们是山泉,白云中流下了高岸;谁作泾的溷?流成渭的清,才不愧我们的真面。
-
小船呀轻飘,杨柳呀风里颠摇;荷叶呀翠盖,荷花呀人样娇娆。日落,微波,金丝闪动过小河。
-
若子字霓荪,生于中华民国四年十月二十三日午后十时,以民国十八年十一月二十日午前二时死亡,年十五岁。
-
一位哈萨克姑娘,站在清澈的水泉旁,她对着自己的影子,歌唱自己的喜悦;她戴着紫红花帽,穿着橘黄色衣裳,黑缎子坎肩上面,闪耀着珠宝的光芒。
-
一个卖萝卜人,——很穷苦的,住在一座破庙里。一天,这破庙要标卖了,便来了个警察,说——“你快搬走!这地方可不是你久住的。
-
祝福这个小心灵,这个洁白的灵魂,他为我们的大地,赢得了天的接吻。他爱日光,他爱见他妈妈的脸。他没有学会厌恶尘土而渴求黄金。
-
我们的意志如烟囱般高挺,我们的团结如皮带般坚韧,我们转动着地球,我们抚育着人类的运命!我们是流着汗血的,却唱着高歌的一群。
-
近来时常听得人说,“过激主义来了”;报纸上也时常写着,“过激主义来了”。于是有几文钱的人,很不高兴。官员也着忙,要防华工,要留心俄国人;连警察厅也向所属发出了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