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國勳!這姓名多漂亮,多響!他是我們的老大哥。《水滸傳》裏一百零八個英雄好漢,他都說得出;據他自己說,小時候曾給父親逼着讀完“四書”、“五經”,但他的父親一死,他所讀的也給他一起帶
-
雪後泥融的道路上,深深地印上了馬蹄轍跡已成爲淡灰色的模型。朔風尚吹着霰粒在空中飄揚,打在苦途行人的面上,時時起悽慄之感。
-
是注生娘媽生(註生娘娘生日)的第二日了,連太陽公生(生日),戲已經連做三日。日戲煞鼓(停止敲鼓,即演完)了,日頭也漸漸落到海里去。
-
到底是鄉間,一座古廟雖然寬敞,但只呆呆地立着;廟前已通電車,過往的行人也頗不少。
-
一個清晨,我剛梳頭的時候,琨妹跑進來遞給我一封信,她喘氣着說:“瑜姐,你的信!”我擡頭看她時,她跑到我背後藏着了。
-
紫色的黃昏支配着場內,一層薄煙的輕紗罩住着人們的頭上,辨不大出他們的正體。人並不多,廳也不大。
-
二嬸全家由北京搬到上海來不到兩年,三哥元蔭的妻便得病死了。我常到二嬸家裏去,元蔭又是我們兄弟輩中和我最說得來的一個。
-
一電燈的光把房子充滿着美麗的輝煌。那印着希臘圖案的壁紙閃着金光和玫瑰的顏色。許多影子,人的和物件的,交錯地掩映在這眩目的紙上,如同在一片燦爛的天邊浮着一些薄雲。
-
一絕壁從瑞嚴寺的石階的中腰彎進林中。他不得不跟那敏捷細步的女士走了。山路到了略平之處的時候:“這兒算路盡了麼?我看一點景趣都沒有。
-
月光灑滿在中庭,把白天的炎熱涼化得乾乾淨淨;涼風一陣一陣的吹拂過來,四娘幾乎沒有氣力來消受了。
-
我的十八元一月的差事被辭退了,這半年就決計住在家。去年冬天,我曾這樣想:同芹一塊兒,多麼有趣。
-
一埃那克河緩緩的流過平原,流過山谷。水聲潺潺的悠揚的歌唱着。河邊的靑草,絨氈似的平鋪着。
-
月光和蕩地映在用磚砌成的平臺上面,獨照着我們兩個人的身影。碧空的秋夜的靜氣,如同禁住人間的呼吸一樣。
-
小小的車站中充滿了不安與浮躁的氣氛。月臺外的洋灰地上,有的是痰、水、瓜皮。亂糟的室隅,如鳥籠的小提門的售票口,以及站後面的石階上洋槐蔭下都是人——倉皇、紛亂、怯懦的鄉民,粗布搭肩、
-
密斯脫Y是夜空裏的星宿一般地羣聚在滬上的少壯實業家的一個。他是從死了的父親承續了一點財產而繼續着他營養不良的事業的。
-
上海邊小小的一個市鎮,大約有二三百家的人口;低小的房屋接連着排成一個世字形。一所宏敞的廟宇聳在市鎮的後面,最算壯人觀瞻的了。
-
小祿今年十五歲。但個子很小,並且還濃重的有一團孩子氣,所以看起來祇像十二三歲的樣子;也許他的“小”子,便是由此而得。
-
天地雖寬靡所容!長淮誰是主人翁?江南父老還相念,只欠一帆東海風。(——文天祥:《旅懷》)一他們是十二個。
-
鄉村中的九月,是個由熱鬧,漸漸到了荒涼的轉機。田隴旁時而堆下些零落的榆葉與柳葉,深黃色和老綠色的葉形,都沾上些幹泥,在地上被風吹得旋轉。
-
鄉間只有樹木,禾稼,與各種類的野草,小花還在和平中生長着;凡是生物,連一隻守夜的狗,叫明的雞,都知道生命的危險,與對於危險的警覺。
-
上我們縣北部,有座碧雲山,山脈從北向南涌起,遠看很有氣勢。在這座名山之下,有兩個出名的人民公社:金馬和碧雞。
-
春來了,人都歡喜在凌晨吸納着三月早上的清新空氣。可是日日紛忙的人,雖在紅日滿窗,並且覺得很爲煩熱的時候,總捨不得即時推枕而起。
-
層層的坡上滿生着碧綠葉子的蘋果樹,像一條堆着簇花的綠絨腰帶,圍過了這片高山的前胸。
-
一九四○年十一月九日咿--淒冷而寂寥的關門聲,隨着,就是絕望而粗暴的無情的落栓聲。
-
約摸還有十分鐘,北來的短途車快到了,但是這留了短鬍子的站長連自己也說不出爲什麼一直焦躁起來。
-
佈景:時在初秋之深夜,月明如鏡。湖水被月光所射,現出閃閃爍爍的光影,其盪漾之聲,隱約可聞。在湖之遠處,似飄泊着幾片漁舟之帆。
-
身名到此悲張儉,時勢於今笑孔融。卻怪登車攬轡者,爲予灑淚問蒼穹!——李應升:《鄒縣道中口占》一李應升被罷歸,胸襟倒爲之一舒。
-
躺在大天井左邊廂房裏的煙榻上,荀福全的蒼白嘴脣緊箍着煙槍嘴,好像吹簫似的,兩眼凝視着煙燈口舔着菸斗上的黃色煙泡一跳一跳的火焰。
-
一“哪,不是已經看得見了嗎?”那個台山籍的老水手用他的劃滿了皺紋的大手指着那面,並且用生硬的廣州話,這樣地告訴我。
-
六十多歲的一個老頭子,帶了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孫子,在路旁跪着討錢。看見東洋車過來的時候,便望坐車的人叩頭道:“升官發財的老爺!可憐我們一個大罷!一輩子也忘不了老爺的好處!你老哪裏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