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柚子是我姨媽,也就是我妻姑媽的女兒。妻比柚子大兩歲,我比妻小一歲;我用不着喊妻作姐姐,柚子卻一定要稱我作哥哥。
-
一春他寬敞地對比牙琴坐下,獨奏家坐在舞臺中央,會場的視線都集向獨奏家。——伴奏暫在休止符裏,他放雙手在膝上,落視線在鍵盤上——這時候,臺下的會衆要映進他的眼睛裏。
-
感着失戀的悲哀,在鋪着晨露的野草之氣裏,林子平迷惘地走下石階,彷彿這一層層往下趨的階級,有意地象做他幸福的低落地。
-
我們這裏是一個小縣城。住在這裏的人們除了幾個地主是吃肉的,其餘的農民都是整月整年的吃鹹菜。
-
一黎曙今天由鐘聲自己送往香山慈幼院了,這在我們真是值得慶賀的一件事。我們全這樣說:“黎曙總算有了歸宿了。
-
一“N姊!聞你與M家之約已成,甚慰。從此姊履佳途矣。不知姊亦容不幸人從姊友衆之後祝姊之幸福否也!吾因姊故,遠道來此,今目的既達——欲置姊於幸福之域之目的既達,可以歸矣。
-
運轉所在廣西,看來是一個支配車輛的交通機關,我說的是設在柳州的一個;那地點是在柳州的樂羣社——沿着那通行長途汽車的馬路,向東走過一點。
-
九月三號今天是星期日,她們都出去了。這屋子往日多麼熱鬧,如今只覺得空寂可怕。我無地方可去,也無親友可看,結果只好送她們去了,我孤身回來。
-
我的長篇小說快要出版了,我非常高興。我本想跑出去告訴我的許多朋友,要他們和我道喜的;但天突然落起大雨來,沒有雨具,我就只得像關在雞塒中的雞一般的關在亭子間裏了。
-
新近我認識了曾醫生,雖然還不曾知道他的名字。那是因爲幾天前由北平來了個窮友,一個危險人物,危險到什麼人都不敢惹,沒飯吃沒衣穿,也沒屋子住。
-
每餐晚飯後,V必定從他的寓所D西一弄出來,繞過東M路轉彎,兜一個圈子回來。這個圈子約一千數百步,假如走的快,不消五分鐘就夠了,但V卻費了30分鐘,纔是他滿足的需要的時間。
-
天還沒亮,遠東旅館的老闆張二孃醒來了。她捏着拳頭,咬着嘴脣,簡直要發瘋了。半個月來,上海南京逃難來的人好像排山倒海一樣,城裏黑壓壓的,連她這個小客棧的過廳也擠滿了人。
-
今天上午郵差送來一封信,我看完不覺失驚,——我的朋友阮仁逃走了。我且把他的信發表出來。
-
連長吹了哨子,叫全連的兵士集合。兵士們,同一的焦黑的臉孔,同一的死灰色的軍服,總之,同一的陰黯,沉鬱的典型,用繩子連串好了的便於攜帶的東西一般,從連部的門口“開步走”,沿着那古舊
-
在一間不很大的房子裏的靠窗的案上,她兩手扶着頭,皺着眉,很出神地看着一本書。這時她忽然把兩手鬆下來,身軀移動了一下,望一望窗外的天空,呼了口氣,伸一伸懶腰,就勢站了起來,在室中打了
-
一全屋子靜悄悄的,只聽得鄰家浴室裏在放水,隔着一層牆壁,沙沙地響。他睡熟在牀上,可是他的耳朵在聽着那水聲。
-
有人送我一盆水仙:她的鱗莖肥白,乾淨,正如酪酥一樣。幾枝短而厚的葉子,嫩綠,濃青,又恰似油畫畫的。
-
菊英離開她已有整整的十年了。這十年中她不知道滴了多少眼淚,瘦了多少肌肉了,爲了菊英,爲了她的心肝兒。
-
“醒醒罷,醒醒罷。”有誰敲着我的紙窗似的說。“呵,呵—誰—呀?”我朦朧的問,揉一揉睡眼。
-
“三千里的長途!一個人!”黃昏的時候,我的妻代我把行裝收拾之後,坐在靠窗的椅子上,狠沒氣力的這樣說。
-
下面所說的,是一個春青已經萎謝,而還是獨身着的人的故事:大約是十二歲,父親就送我到相隔兩千餘里之遠的外省去讀書,離開家鄉,不覺間已是足足的三年零四個月了。
-
——獨幕劇——人物:王吉順——年四十二,耳稍聾,瓦匠。王大嫂——吉順之妻,年三十八。
-
在烏芬省裏住着一個巴希開人,名叫伊拉司。伊拉司的父親活着的時候,並不富裕,是個勤儉持家的人,勉強替他兒子娶了媳婦;不到一年自己就撒手長辭了。
-
夢白畢業後便來到這城裏的中學校當國文教員,兼着女生的管理。雖然一樣是學校生活,但和從前的那種天真活潑的學生時代不同了。
-
一端陽節前半個月的一晚,裕豐的老闆馮鬱益跟店倌禧寶在店裏對坐呷酒。“鬱益爹,旁大說:下倉坡東邊政屏家有對肉豬,每隻有百三十來往斤,我想明日去看看;端陽快了,肉是一定比客年銷得多,十
-
達明堅決的從老鄉大狗家裏悄悄的出走,不去關照任何人一聲。他的意思是想乘大狗夫婦不備,就獨立生活起來,掙了錢之後,再上他們的門,好使他們瞧得起,否則一去渺然,永留個失蹤後的悲慘印象讓
-
尖利的北風。巍峨古舊的城下。一位五十多歲的老婆子,坐在地上,哭她生命末路的悲哀:“天呀!命呀!我底苦痛呀!”哭聲有了半小時。
-
一我們夫妻倆帶了駒兒離開了故鄉到S市來快滿三年了。我初到S市時,由美仙——妻的名——的介紹才認識她的姨母——我的岳母的妹子——並她的女兒春英。
-
一點不含糊的,就在空閒少佐的後邊兒,手榴彈猛的炸了起來。在腳下沒多遠,有人叫媽,一回兒便咬緊了牙哼唧着。
-
兩年前在故鄉我曾偶然參加過一位親戚家豐盛的壽筵。那位常是好穿寶藍色馬褂的老人,他的年齡與資格自然是這個小地方“耆舊傳”中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