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客在美丽岛上的女郎啊我眺望着你家乡的土地了有无数小河的家乡有葱郁林木的家乡在密密的果树园有陈年的磨房这里有自你家乡来的杨梅它殷红的,像琥珀,像玛瑙这里有自你家乡来的美酒喷射着强烈
-
大海中的落日悲壮得像英雄的感叹一颗星追过去向遥远的天边黑夜的海风刮起了黄沙在苍茫的夜里一个健伟的灵魂跨上了时间的快马1950·8花莲港。
-
即使地球和月亮有着一个不可衡量的距离而地球能够亲亲月亮的光辉他们有无数定期的约会两岸的山峰,终日凝望他们虽曾面对长河叹息而有时也在空间露出会心的微笑他们似满足于永恒的遥遥相对我们的
-
自听了你最初的一曲歌夜夜,我的心灵清醒我的回味像一只鸟儿在每一个宁静的时刻要去追回你遗留于空间的歌声你的高音像一道彩虹横亘于蓝色的空隙当歌的尾声在夜空中颤动时青春的旋律进入我的梦里
-
狩猎者的后裔有强健的体态阿美族的少女,你会记得你的祖先是来自雾的森林来自白云的山岗岗上有鹰高飞林中有麋鹿躲藏猎鹿的铁矛锈了猎鹰的弓弦断了多少年代,它们被放弃在茅屋里做着往昔山林的梦
-
黑夜里,不见你的豪迈、圆浑、与晶明有低垂的星,在你仰视的眸子里泛出幽光是高扬后的沉潜?你静静的在捡拾回忆的珠粒你在咏叹,你的咏叹已超越了悲欢。
-
三月是魔法的季节海在祭坛上施展魔法化千顷青色的波涛为千顷青色的玫瑰芬芳的土地是种植梦幻的田亩每一朵玫瑰都藏着一个令我眩惑的梦梦不可攀采,而我疯狂的摘取那瞬息开落的花朵片片的,不留痕
-
“今天便是开学了。”她在床里醒来:睁开眼翻了一翻身,对床头放着的两本创作集和一枝干了的水仙花儿在凝视,同时心里便涌上了一阵思潮,“光阴过得真快,月余的假期便结束去了;可是我还恨它不
-
六月二十日晴“唉!这随波飘荡,憔悴了的萍儿般的我的生活啊!……”提起笔来,我不觉得这样地写在这册日记上面。
-
友人C君终于在秋风海上正黄昏的异乡里和我们把晤着了,这看来真有些近于奇迹!就在那天晚上,我和朴刚好踏着路旁落叶,从工作所跑回我们的亭子间里,坐下去悠悠地吐着几口气的时候,耳际忽地跳
-
在三十年前的京华游记上,十有七八,必会提到陶然亭。没到过北平的人,总以为这里是一所了不起的名胜。就以我而论,在作小孩子的时候,就在小说上看到了陶然亭,把它当了西湖一般的心向往之。
-
屠夫把尖刀刺进猪们的颈项的时节,猪们的反抗,大约只有高声地呼号吧。因为只有呼号而没有动作,所以猪们永远是任人宰割的下流的猪们。
-
我的表妹在光华大学读书,星期日来看我,说起该校请来许多名教授了,这学期的功课真好哩。
-
近来很有些人写信来问我:明天社是不是提倡未来派的文学?我自己觉得很惭愧,因为明天社的宣言发表了几个月,到如今还没有一些作品出来,自然引起研究文学的人们的怀疑。
-
一扉语船缓缓地摇出了拥塞着七万人口的,嘈杂的太平镇,在蔚蓝而澄澈的天边描着的,峻拔的百衲岭扑到眼前来的时候,对于那样瑰丽的景色,怀着的不是旅行者当有的那种无可奈何的欣赏心境,却是沿
-
说起妇女节,现在一般人只知道“三八”节,谁都不会想到中国古代也有妇女节。这个妇女节的由来,虽然带了很大的神话成分,但是它主要是以生产劳动、恋爱和婚姻问题为内容的。
-
多学少评,这是值得提倡的正确的求知态度。我们对于任何事物,如果不了解它们的情况,缺乏具体知识,首先要抱虚心的态度,认真学习,切不可冒冒失失,评长论短,以致发生错误,闹出笑话,或者造
-
前次的《夜话》曾经提到《扬子法言》中的一句话—“颜苦孔之卓也”。当时因为篇幅的关系,没有对这句话做什么解释。后来有几位同志提出建议,要求把这句话的意思,做一番必要的说明。
-
重视文化学习,这当然是好事情。可是,怎样才算重视?能不能定出一个标准?一位老年的文化教员向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不懂得这问题从何而来。
-
偶然看了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宝岛游记》。它介绍了海南岛的风光,其中出现了一个画面:在海滨矗立着一块巨石,上面刻着“天涯”两个大字。
-
看到一本题名为《三十六计》的油印小册子,据说原书是一九四一年从陕西邠州一个旧书摊上发现的,后来由成都兴华印刷所翻印。原书是手抄本,题下注有“秘本兵法”字样,著作的年代及著者姓氏不可
-
啼倦的鸟藏喙在彩翎间,音的小灵魂向何处翩跹?老去的花一瓣瓣委尘土,香的小灵魂在何处流连?它们不能在地狱里,不能,这那么好,那么好的灵魂!那么是在天堂,在乐园里?摇摇头,圣彼得可也否
-
我思想,故我是蝴蝶……万年后小花的轻呼,透过无梦无醒的云雾,来振撼我斑斓的彩翼。
-
新的年岁带给我们新的希望。祝福!我们的土地,血染的土地,焦裂的土地,更坚强的生命将从而滋长。
-
我知道昨晚在我们出门的时候,我们的房里一定有一次热闹的宴会,那些常被我的宾客们当作没有灵魂的东西,不用说,都是这宴会的佳客:这事情我也能容易地觉出,否则这房里决不会零乱,不会这样氤
-
我和世界之间是墙,墙和我之间是灯,灯和我之间是书,书和我之间是——隔膜!。
-
阶下野花红簇;窗外秀筠翠覆。锄草罢,灌园回,闲与邻儿共读。何处香馥?——莫是泥垆茶熟?1920,春。
-
软风吹着,细雾罩着,浅草托着,碧流映着,——春色已上了柳梢了。村外底小河边,抽出些又纤又弱的柳条儿,满粘着些又小又嫩的柳芽儿。
-
夜深深了,一个个地回去了,义务夜校底学生,一个个地回去了。那边街灯照不到的板箱店里,蜡烛光照着几个徒弟,正在砰砰蓬蓬地钉着,工作着。
-
要睡也如何能睡呢——送到枕边的雨声,透过席背的凉意,都在这般冷的残夏天气里!去年的洪水跟着前年的大早,歉薄的秋熟,都在回家时见着;那时田主都收获着去了,耕种的农人尽坐在空田上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