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雾是沉重的,江面如同挂起了一层纯白的罩纱,夜航的小船挂着红灯,在白色的雾里时隐时现,好像是失眠的人勉强地睁开的眼睛。
    丽尼 2024-07-31 13:16
    散文
    2365字
  • 孤独独个儿在马路上面走着。细雨滴落着,从路旁瘦梧桐底叶上。梧桐瘦了,旅人也瘦了。
    丽尼 2024-07-31 13:16
    散文
    1402字
  • 疲惫的列车歪歪倒倒地驶进土台边上时,已经快近黄昏了。北部的黄土平原,显得异样辽阔而且荒凉,一望苍茫的暮色,是无边无际,在朦胧里面隐伏着的,好像是无数从远古以来所遗留下来的大的和小的
    丽尼 2024-07-31 13:16
    散文
    3502字
  • 冷风飒飒地卷动了落在马路上的枯叶,于是,秋天就慢慢地深了。细雨没有休止地落着,如同一些散乱的游丝,随着风布满了整个低沉的天空。
    丽尼 2024-07-31 13:16
    散文
    5601字
  • 江如同愤怒的野兽,咆哮地冲着,冲过了滩和峡,冲过了田野和市镇;而在这里,在冲过了一个峡口以后,就瀑布一般地倾泻下来了。
    丽尼 2024-07-31 13:16
    散文
    5258字
  • 暮春,杨花浮在空中,时时荡出音乐的波纹来,引诱人们怠倦地懒化在浩荡的阳光里,沿路稀少的行客,都像浮肿了身子似的蹒跚彳亍,丧失了勇往直前的气力。
    滕固 2024-07-31 13:27
    短篇
    5956字
  • 艮吉毅然决然地到南京去了。他动身的以前,有几夜没有睡觉;等到头儿搁上枕子,就有无数的难题在他的脑髓搅扰,因为他近来浮身在革命的高潮中上上下下,觉得非要换一种新生活不可。
    滕固 2024-07-31 13:27
    短篇
    2954字
  • 同学们狂风扫落叶似的四散了,他一个人也只好循着原路朝学校里走。他的体质很弱,来时居然能够随着大家没有休息的跑到,现在几乎走不动了,天气顿时也变坏,没起风,没看见太阳。
    废名 2024-07-31 13:35
    短篇
    2592字
  • 李教授李方正——李方正平常喜欢人家称他称教授,朋友们一见面便呼他曰李教授。他晓得这是同他开玩笑的,但也喜欢听,而且晓得大家都没有含一点恶意,都是高兴,大家都是教授。
    废名 2024-07-31 13:35
    短篇
    3358字
  • (旅客的话二)三月杪,四月初,北地也已渐渐是春天了,写信问友人,“西山的房子空着么?”回信道,“你如果去,那真是不胜借光之至了。
    废名 2024-07-31 13:35
    短篇
    2654字
  • 近来没有整时间容我执笔,久已着手的一部东西,终于不能成器。清闲的心,不时欲依然保住,结果便留下这一点点。
    废名 2024-07-31 13:35
    短篇
    2698字
  • “三千里的长途!一个人!”黄昏的时候,我的妻代我把行装收拾之后,坐在靠窗的椅子上,狠没气力的这样说。
    废名 2024-07-31 13:47
    短篇
    2946字
  • 我之认识孙鸥,自然是他在成都大学文预科读书,我去教书的时候;然而我之晓得“以泊”这个别号,却在民国十五年春,创始主编《新川报》副刊的时候。
    李劼人 2024-07-31 14:01
    散文
    946字
  • 民国纪元前一年,商务印书馆的《小说月报》,就在那时发行。不知在第几期上,看见了十首游戏诗,题名叫做《都门窑乐府》,不经意的一读,立刻就感觉到一种浓郁的趣味,于是读了又读,一直读到背
    李劼人 2024-07-31 14:01
    散文
    2454字
  • 三十年前,当中国共产党代表十二人在上海开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建党时节,我正由法国阿尔卑斯山中一个小城的一所公立中学,迁到山下一个相当有名的大城格罗卜。
    李劼人 2024-07-31 14:01
    散文
    1767字
  • 我到江西东乡县,是清光绪三十年的三月,离开此地,是光绪三十二年二月,恰满两年。彼时我正在童年,父亲在江西作了一员小官,到东乡县,是为了一件小差事。
    李劼人 2024-07-31 14:01
    散文
    6782字
  • 一天,有个乡场上忽然捉了两名强盗。据那捉盗的兵官说,因为强盗太厉害,捉他时倒很费了一番手脚,所以兵官便对那场上团总开起谈判来了。
    李劼人 2024-07-31 14:01
    短篇
    1.33万字
  • 这是两个打了败仗归不着队的兵。他们原隶属于四川陆军第几师,第若干旅,若干团,若干营,若干连,若干排。
    李劼人 2024-07-31 14:01
    短篇
    6109字
  • 我们故乡——成都,一直到这时(中华民国十三年),男女之间的“大防”,尚非常坚固哩。
    李劼人 2024-07-31 14:01
    短篇
    1.13万字
  • 其一我吗?说老实话!我在你们贵国的四川省住了三十年了。哈哈!说不定比你们的岁数还要多些哩!如其我把衣服换过:照你们一样,穿一件蓝洋布长衫,套一件青呢马褂,再加上一双薄底鞋。
    李劼人 2024-07-31 14:01
    散文
    2779字
  • 话说中华民国十三年秋,小可看了一场西洋镜之后,叶落归根,依然精赤条条跑回这九里三分的成都来时,在前六年与几个朋友共同办理的《川报》,还未被杨督理子惠先生封闭,仍一天两大张的在印行
    李劼人 2024-07-31 14:01
    散文
    3800字
  • 经理员不给他学费以后的无量,每月只有四十元来作他全部的开销了。除了付掉三十五元给下宿栈老婆子后,他把余剩的五元,就作一个月内剃一回头,写几封信,买几本抄讲义的簿子,洗几回澡的零用钱
    陶晶孙 2024-07-31 18:03
    短篇
    2530字
  • 一春他宽敞地对比牙琴坐下,独奏家坐在舞台中央,会场的视线都集向独奏家。——伴奏暂在休止符里,他放双手在膝上,落视线在键盘上——这时候,台下的会众要映进他的眼睛里。
    陶晶孙 2024-07-31 18:03
    短篇
    5614字
  • 早晨八点钟,半醒半睡,在大马路外滩等电车。我恭敬地向一个年轻“密斯特”行了一个敬礼,这“密斯特”是大学里的同事,虽说同事,但我还不晓得他的名姓及专门学问,我初进来时也没有人替我介绍
    陶晶孙 2024-07-31 18:03
    短篇
    3056字
  • 那时候,无量有许多女朋友的发生是很自然,因为从他的极单调的医科大学的生活里,他的乡间的生活里,他的海岸的北风和学校的松林和学友里,他不能得一些慰藉了。
    陶晶孙 2024-07-31 18:03
    短篇
    1292字
  • 我前几天和几位朋友谈天,有一位朋友大发其“保存国粹”“反对外国”的宏论。他说:“现在有许多人,无论什么事,都觉得外国人的好,中国人的坏。
    邹韬奋 2024-07-31 18:14
    散文
    899字
  • 印度独立运动中艰苦卓绝的爱国志士甘地(MohandasKaramchandGandhi)今年六十岁了,但他救国之志愈老而愈坚,愈苦而愈奋,全印度人受他精诚所感动,所以近年来印度独立
    邹韬奋 2024-07-31 18:14
    散文
    1887字
  • 资本主义社会里面,因个人主义之高度的发展,家属的关系也比较地疏浅。这是西洋社会一般的情形,是我们所早知道的。
    邹韬奋 2024-07-31 18:14
    散文
    2628字
  • 记者提笔含泪写着这篇《悼戈公振先生》的时候,正在十月二十四日下午从中国殡仪馆哀送戈先生大殓以后。
    邹韬奋 2024-07-31 18:14
    散文
    4124字
  • 我真料想不到居然做了几个月的“老学究”!这在当时的我当然是不愿意做的。一般青年的心理也许都和我一样吧,喜走直线,不喜走曲线,要求学就一直入校求下去,不愿当中有着间断。
    邹韬奋 2024-07-31 18:14
    散文
    1630字
This site only includes books under public domain. The content is sourced from the internet and shared by users. If you have any objections regarding the copyright of any book, please contact us, and we will promptly remove it after verif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