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尖利的北風。巍峨古舊的城下。一位五十多歲的老婆子,坐在地上,哭她生命末路的悲哀:“天呀!命呀!我底苦痛呀!”哭聲有了半小時。
-
每天晚上木匠就照例到這家酒店來喝酒,兩位小夥計招待他,笑眯眯的用酒放在他的身邊,就請他說起關於命運的事情來。
-
在一間簡陋幽暗的房內,睡着一位喘息着她最後底微弱的呼吸的老母親。這時她向一位青年與一位少婦無力地問道:“兒呀,此刻是什麼時候呢?”站在她牀前的呆呆守候着她的青年與少婦,含着幾乎要滴
-
絕望到他的眼前還以爲是希望時,這是何等的從錯誤中取得的悲哀呀!他的臉色已紙一樣白了,一對深深的眼窩,含着兩顆圓大的烏珠,時常沒精采的朦朧着。
-
過完了長期的蟄伏生活,眼看着新黃嫩綠的春天爬上了枯枝,正欣喜着想跑到大自然的懷中,發泄胸中的鬱抑,卻忽然病了。
-
爲了和弟弟面相的相肖,多少人都生着可笑的誤會,就是有一點熟的人,有的時候也分不清了。
-
圓圓的紅的光和綠的光向我的身上撲來,待傾斜着軀體躲避時,才陡地想到行爲的可笑,因爲是正安適地倚坐在車上層的近窗座位上。
-
從約翰生(SamuelJohnson)的《拉塞拉司》(Rasseda)一書中譯出;書爲寓言體,言亞比西尼亞(A byssini)有一王子,曰拉塞拉司,居快樂谷(TheHappyVa
-
今天孔德學校舉行畢業式,承馬、沈兩位先生招了我來,使我能有向諸位說幾句話的榮幸,我非常感謝。
-
老實說了吧,我回國一年半以來,看來看去,真有許多事看不入眼。當然,有許多事是我在外國時早就料到的,例如康有爲要復辟,他當然一輩子還在鬧復辟;隔壁王老五要隨地唾痰,他當然一輩子還在哈
-
近來正是窘極,要想在聲樂範圍之內,找些有趣的題目研究,竟是左也找不着,右也找不着。
-
(提真斯編)歐美人總愛談東方的事情,尤其是東方的藝術,東方的哲學和文學等。可是他們對於東方的瞭解常有欠缺透徹的地方;或者因爲他們不能夠十分明白我們這古色斑斕的東方,所以在他們心眼中
-
(赫伯特夫人編)前幾年當代散文家LoganPearsallSmith(皮爾索爾·史密斯)曾把美國哲學大家GeorgeSantayana(桑塔亞那)的著作裏最精粹的部分集做一本書(L
-
英國十八世紀有一位文學家大概是Fielding(菲爾丁)吧曾經刻毒地調侃當時的傳記文學。他說在許多傳記裏只有地名,人名,年月日是真的,裏面所描寫的人物都是奄奄一息,不像人的樣子;小
-
在法國文壇上居於權威者地位的文藝雜誌LaRevuedesDeuxMondes最近披露發現有一部拿破崙著的小說,書名是《克利遜同厄熱尼》(ClissonetFvgenie),原稿從拿
-
那時候,我們底駱駝號叫着,你懷着熱情奔來就我,啊,你還記得麼?我從我父親底匣子裏偷出了香料和珍珠,曾以之持贈你呀!你那時是表現了嬌羞與驚異,從你底臉上浮起了如嬰兒般的紅霞。
-
啊,這過去的時代啊!到處微微地鋪上了一層黃昏,陳列着些個軟弱的幻影。不躍動,只鎮靜而等待。
-
在寒風呼嘯的夜裏,拽着疲倦的腿,沿着碎石子鋪成的高低不平的路,我如同一個永遠也不休息的旅人,向着市外暫時寄住的家走了去。
-
外面,急風吹着橫雨,中間還雜着雪粒,滴滴地敲到破了玻璃的窗門上;浪和潮在巖頭碰擊,增加着煩躁和抑鬱。
-
—獻給已故的先生和友人許寂寞,難受的奴役,被奪的自由,無盡的秋冬,執拗的疾病……唉,可憐的,可憐的亞夫尼爾……—自屠格涅夫底《死》讀着別人對於舊友的追憶,我就會記起你來,深陷的眼睛
-
霧是沉重的,江面如同掛起了一層純白的罩紗,夜航的小船掛着紅燈,在白色的霧裏時隱時現,好像是失眠的人勉強地睜開的眼睛。
-
村從遠方,我記憶着故鄉的村。我如同被扔出了池塘的魚,在枯燥的土地上,快要乾涸死了。
-
艮吉毅然決然地到南京去了。他動身的以前,有幾夜沒有睡覺;等到頭兒擱上枕子,就有無數的難題在他的腦髓攪擾,因爲他近來浮身在革命的高潮中上上下下,覺得非要換一種新生活不可。
-
醒來聽不見槳聲,從篷裏伸頭一望,原來東方已經發白,四五株楊柳包圍兩間茅舍的船埠立在眼前了。
-
學園公寓——自然是學生的公寓,而且是大學生,有自命將來做一個文學家者,有自命爲數學家者,種類繁多,等而下之,則是自認沒有多大的奢望,只想當一個律師。
-
風暴後的夜,我照例到火神廟去看我的小朋友。說是小,其實已經是二十來歲,但我要這樣稱呼他才稱心,吐一口熱氣可以把他吞進去似的。
-
陶家村在菱蕩圩的壩上,離城不過半里,下壩過橋,走一個沙洲,到城西門。一條線排着,十來重瓦屋,泥牆,石灰畫得磚塊分明,太陽底下更有一種光澤,表示陶家村總是興旺的。
-
近來沒有整時間容我執筆,久已着手的一部東西,終於不能成器。清閒的心,不時欲依然保住,結果便留下這一點點。
-
民國紀元前一年,商務印書館的《小說月報》,就在那時發行。不知在第幾期上,看見了十首遊戲詩,題名叫做《都門窯樂府》,不經意的一讀,立刻就感覺到一種濃郁的趣味,於是讀了又讀,一直讀到背
-
三十年前,當中國共產黨代表十二人在上海開第一次代表大會,正式建黨時節,我正由法國阿爾卑斯山中一個小城的一所公立中學,遷到山下一個相當有名的大城格羅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