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於八月九日午時由威尼斯上火車,下午五時三十七分纔到充滿了古香古色的佛羅倫薩(Florence),爲中部意大利最負盛名的一個城市。
-
記者上次曾經談起倫敦一般居民的住宅,除貧民窟的區域外,都設備得很清潔講究,在馬路上就望得見華美的窗帷。
-
我的父親所以把我送進南洋公學附屬小學,因爲他希望我將來能做一個工程師。當時的南洋公學是國內數一數二的工程學校,由附屬小學畢業可直接升中院(即附屬中學),中院畢業可直接升上院(即大學
-
我們所住的高等法院看守分所裏的這個病室,因爲是新造的,所以比較的清潔。牆上的白粉和牆上下半截的黑漆,都是簇簇新的;尤其僥倖的是,沒有向來和監獄結着不解緣的臭蟲。
-
除“家長”外,我們還有幾個“難兄難弟”,倘若這裏所用的“難”字可作“共患難”的“難”字解。
-
其次要談到“難兄難弟”的又一個——李公樸先生。上節談過的章先生是銀行練習生出身;倘若練習生可算是摩登學徒的另一名稱,那末李先生卻也有着相類的發源,他原來做過鎮江一家京廣洋貨店的學徒
-
我們這幾個“難兄難弟”裏面,居然有着三個學徒,這也可算是這幾個人的奮鬥史的特色。
-
因爲看紅葉,特地跑到紹興去。上海是春天連蝴蝶也不肯光降的,秋天除了墓地裏的法國梧桐呈着枯黃以外,紅葉這一樣東西從未入夢,更何論實景了。
-
從前聽一位雲南朋友潘孟琳兄談及,雲南有一種挑販,挑着兩個竹簍子,口頭叫着:“賣東西呵!”這種挑販全是紹興人,挑裏面的東西全是紹興東西;顧主一部分自然是紹興旅滇同鄉,一部分卻是本地人
-
三弟手足:藝風社的展覽會快開了,你叫我寫一篇文字來批評你的思想和藝術。這事在一個意義上是容易得很的,因爲我無論如何不瞭解你的思想和藝術,我總可以站在老兄的立場,說幾句冒充的內行話,
-
涒灘之歲,天下大亂,燕影生以八月二十一日倉皇歸省。平明,辭高等學堂,諸生鹹返鄉間,堂中唯餘工役輩集廚下,蹙蹙不安,知有非常之禍。
-
這是一間精緻的客廳,靠壁安放一張坑牀,兩邊一副廣東制荔枝柴(木)的交椅,廳中央放着一隻圓桌,圍着圓桌有五六隻洋式藤椅,還有一隻逍遙椅放在透(通)內室的通路上的。
-
到處都張掛着避暑會的通告,在莫干山的嶺下及嶺脊。我們不曉得避暑會是什麼樣的組織,並且不知道以何因緣,他們的通告所佔的地位和語氣,似乎都比當地警察局的告示顯得冠冕而且有威權些。
-
一別了,我愛的中國,我全心愛着的中國。當我倚在高高的船欄上,見着船漸漸的離岸了,船與岸間的水面漸漸的闊了,見着許多親友揮着白巾,揮着帽子,揮着手,說着Adieu,Adieu!①聽着
-
口頭上慷慨激昂的人,未見得便是殺身成仁的志士。無數的勇士,前仆後繼的倒下去,默默無言。
-
嗟食何如售故書,療飢分得蠹蟲餘。丹黃一付絳雲火,題跋空傳士禮居。展向晴窗胸次了,拋殘午枕夢迴初。
-
謝六逸先生是我們朋友裏面的一個被稱爲“好人”的人,和耿濟之先生一樣,從來不見他有疾言厲色的時候。
-
蘇州這個天堂似的好地方,只要你逛過一次,你就會永遠地愛上了它,會久久地想念着它。
-
時代也是有主人的。對於有些人這是世紀末;對於另外一些人這也許是世紀初——黃金時代的開始呢。
-
中國的紳商,中國“孔孫道統”的忠實信徒,不是說和平是中國的民族性麼?然而社會鬥爭太劇烈了,短兵相接的陣勢太緊張了。
-
據說中國識字的人很少。然而咱們沒有統計過,如果說中國的識字人只有一萬,或者兩萬,大概你總要搖頭罷?可是,事實上所謂新文學——以及“五四式”的一切種種新體白話書,至多的充其量的銷路只
-
西洋中古時期的武士道的沒落,產生了堂吉訶德那樣的戇大。他其實是個十分老實的書呆子。
-
——讀鄒韜奮編譯的《革命文豪高爾基》……想着,也許這是——一本好書,誠心誠意地寫了的,不少人讀着它而感動
-
中國的算命先生最善於替人家“看日子”。討老婆,出殯,安葬,開工等等都要挑選吉日。
-
據說,今年是國貨年。但是,今年出現了茅盾的《子夜》。《子夜》裏的國貨大王——或者企圖做國貨大王的吳蓀甫,“他有發展民族工業的偉大志願,他向來反對擁有大資本的杜竹齋之類專做地皮、金子
-
運轉所在廣西,看來是一個支配車輛的交通機關,我說的是設在柳州的一個;那地點是在柳州的樂羣社——沿着那通行長途汽車的馬路,向東走過一點。
-
連長吹了哨子,叫全連的兵士集合。兵士們,同一的焦黑的臉孔,同一的死灰色的軍服,總之,同一的陰黯,沉鬱的典型,用繩子連串好了的便於攜帶的東西一般,從連部的門口“開步走”,沿着那古舊
-
在一間不很大的房子裏的靠窗的案上,她兩手扶着頭,皺着眉,很出神地看着一本書。這時她忽然把兩手鬆下來,身軀移動了一下,望一望窗外的天空,呼了口氣,伸一伸懶腰,就勢站了起來,在室中打了
-
這是一個清和的秋天早晨。她日來不知怎樣,一下課便跑往海濱去,獨自一個地只是向海波,遠山,白雲,……徘徊着出神。
-
樂,樂你媽的!翠姐兒的一條小性命呢!我跑到施二哥門口兒就聽得阿昆在說道:“爹,我到山上學本領去;有這麼一天,我長得像你這麼高啦,嘴裏能吐劍,一道白光就能殺人,得回來給姐報仇!”阿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