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老大隻有一個女孩兒,一十三歲,病了差不多半個月了。王老大一晌以種桃爲業,住的地方就叫做桃園,——桃園簡直是王老大的另一個名字。
    廢名 2024-07-31 13:54
    短篇
    3869字
  • 金喜現在已經是六十歲的和尚了,王四爹的眼睛裏恐怕還是那赤腳癩頭一日要挑二十四擔水灌園的沙彌哩,——這位老爹,三十年前就不大看得清楚人。
    廢名 2024-07-31 13:54
    短篇
    4978字
  • 病裏作客,漸漸有點不能耐了,於是想到回家。吃了老母的幾天茶飯,我的心算是從來沒有這樣溫暖過了,但那米是借來的,分明的偷偷聽到,於是我又去作客。
    廢名 2024-07-31 13:54
    短篇
    5155字
  • 風暴後的夜,我照例到火神廟去看我的小朋友。說是小,其實已經是二十來歲,但我要這樣稱呼他才稱心,吐一口熱氣可以把他吞進去似的。
    廢名 2024-07-31 13:54
    短篇
    1388字
  • 王澈生還未來北京之先,他的老同學都很耽心的反覆說道:“北京的社會壞極了,同學中誠實如T君,不久染了……的習慣,起初還不過朋友要他,後來簡直是他約朋友”。
    廢名 2024-07-31 13:54
    短篇
    3306字
  • 前門下電車的人很多,王鬍子是一個,誰知道他就是王鬍子呢?人叢中擠下一個鬍子來罷了。
    廢名 2024-07-31 13:54
    短篇
    1490字
  • 民國紀元前一年,商務印書館的《小說月報》,就在那時發行。不知在第幾期上,看見了十首遊戲詩,題名叫做《都門窯樂府》,不經意的一讀,立刻就感覺到一種濃郁的趣味,於是讀了又讀,一直讀到背
    李劼人 2024-07-31 17:50
    散文
    2454字
  • 雙流劉豫波先生與英國蕭伯納同年,都是九十一歲有零的老人。我們從報紙雜誌上,偶爾得到關於蕭伯納的記載,又從朋輩口中,偶爾聽到關於劉先生的傳說,使我們深深感到這兩位中外有名的老人,在八
    李劼人 2024-07-31 17:50
    散文
    1857字
  • 大佛的臉最近世的中國人所幹出的事,已經很少不是故意在惹人發笑的了,比如袁世凱,要做皇帝就做皇帝好了,爲什麼要幹着那瞞不着人的選舉?又比如張宗昌到底是什麼東西,他也講起禮義廉恥,中國
    李劼人 2024-07-31 17:50
    散文
    2615字
  • 前年的今日,在世界上,尤其是在中國境內,顯然有兩種相反的現象表現出來:一是悲哀的,一是欣慰的。
    李劼人 2024-07-31 17:50
    散文
    1515字
  • 話說中華民國十三年秋,小可看了一場西洋鏡之後,葉落歸根,依然精赤條條跑回這九里三分的成都來時,在前六年與幾個朋友共同辦理的《川報》,還未被楊督理子惠先生封閉,仍一天兩大張的在印行
    李劼人 2024-07-31 17:50
    散文
    3800字
  • 日本籍的大輪船叫天洋丸,是開在香港上海橫濱桑港間的。那兒有什麼美麗的頭等艙不說了,我們但看那三等艙就好。
    陶晶孫 2024-07-31 18:07
    短篇
    4847字
  • 近來他熱心地彈鋼琴,因爲他兩年後總不得不回中國了,回中國以前他總要想學會貝多芬後期的Sonata。
    陶晶孫 2024-07-31 18:07
    短篇
    3583字
  • 假使你能夠回想到少年時代,有一回做捉迷藏遊戲,閉目走幾步,或者閉目對後面退幾步的時候,前走後行,都是很不心安,怕要踏陰溝,怕要跌在石頭上,怕不能一直走過去。
    陶晶孫 2024-07-31 18:07
    短篇
    820字
  • 白天裏到大學裏去講書,夜裏到跳舞廳去當音樂師,爲要養活自己的性命,不能不這樣吃苦,也夠吃苦了。
    陶晶孫 2024-07-31 18:08
    短篇
    1.2萬字
  • 留學日本二十年之久,到今日總算回到故國來了,不想再出國了。不敢家居徒食,所以到家後過了兩天,就爲謀事到上海來。
    陶晶孫 2024-07-31 18:08
    短篇
    7556字
  • 在某一會議,有人提議說,新聞紙要給他通俗化些。對於這個試題,議論很有趣,有人說如改白話,字數要增加,新聞紙張不足之時,這是難辦。
    陶晶孫 2024-07-31 18:08
    散文
    798字
  • 我國文人是要考科任官的,他們不能和娼優隸卒成爲伍。讀書人不勞動,勞動人爲苦力人,所以我國讀書人不肯打掃自己房間,俯下去揩一揩地板的。
    陶晶孫 2024-07-31 18:08
    散文
    234字
  • 一內山書店老闆交給我一本《浙江文化研究》,叫我要寫一段東西,開出來一看,曼殊歿後已經二十六年了。
    陶晶孫 2024-07-31 18:08
    散文
    1405字
  • 說一句不怕奇矯的話,就要說如果懂一點病理學,就不想討論中國文壇了,此刻講幾句或許文壇人不喜聽的話。
    陶晶孫 2024-07-31 18:08
    散文
    1366字
  • 五月的一天我到施高塔路住處看看,綠色的爬山虎多麼美麗啊。我們舊居的牆上這種水盈盈的嫩葉全都出來了。K氏留下的白楊樹已被戰火所摧而枯萎,而我們所扶育的私生子已經長大,幼葉也出來了。
    陶晶孫 2024-07-31 18:08
    散文
    462字
  • 一先生的故鄉西曆一八六六年,在民國紀元前四十六年,就是清同治五年,陰曆十月初六日,先生生於廣東香山縣的翠亨村。
    鄒韜奮 2024-07-31 18:15
    散文
    9866字
  • 印度獨立運動中艱苦卓絕的愛國志士甘地(MohandasKaramchandGandhi)今年六十歲了,但他救國之志愈老而愈堅,愈苦而愈奮,全印度人受他精誠所感動,所以近年來印度獨立
    鄒韜奮 2024-07-31 18:15
    散文
    1887字
  • 一個人的信用可喪失於一朝一夕一事一語,但培養信用卻在平日之日積月累,而不能以一蹴幾,故欲憑空一旦取人信用是不可能的事情。
    鄒韜奮 2024-07-31 18:15
    散文
    602字
  • 中國民族革命的偉大斗士魯迅先生,不幸於十月十九日早晨五點二十五分去世了。本社(按指生活星期刊社。
    鄒韜奮 2024-07-31 18:15
    散文
    642字
  • 我常常聽別人說到我父親;有的說他是個大傻子,有的說他是個天下最荒唐的人,有的說……總而言之人家所說的都沒有好話,不是譏諷就是嘲笑。
    胡也頻 2024-08-01 00:21
    短篇
    4330字
  • 一在八年前,爲了要解除一種謬娛的婚姻之故,他的父親和他,並且牽連到家裏人,變成彼此不知消息的關係。
    胡也頻 2024-08-01 00:21
    短篇
    5084字
  • ——獨幕劇——人物:韋清谷——年三十,大學教授。黎一星——年二十六,清谷之妻。王鏡如——年三十五,清谷之友。
    胡也頻 2024-08-01 00:21
    短篇
    7252字
  • 因我喜歡你,赭色的皮靴,遂離你安靜的精美的玻璃窗子,同我疲憊不堪的腳兒,飽嘗那砂礫,污泥,和狗糞的污辱。
    胡也頻 2024-08-01 00:21
    詩歌
    289字
  • 不絕地緩流的江水,從遠處與清風聯步徐來,倩這寂寞的夜渡的片舟,越過兩岸的重重樹影。
    胡也頻 2024-08-01 00:21
    詩歌
    174字
This site only includes books under public domain. The content is sourced from the internet and shared by users. If you have any objections regarding the copyright of any book, please contact us, and we will promptly remove it after verif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