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竹马第九章

“如是我闻,佛说阿弥陀经……”
龙华寺的念经声和松啸声和成一片,使人听来不由地万虑俱空。但是从这寺院的厨房里飘出来的,却是一股带有烤鱼味儿的青烟。坟地上晒满了婴孩的尿布。当然僧侣们各有各的宗旨,这也没什么稀奇,可是如果把他们当作木石的人看见了,一定会嫌恶得掉过脸去的。
龙华寺方丈越是发财,也就越发福,他大腹便便,脸上泛出既不像桃花又不像樱花的红光,真是无法形容的好气色。从剃光了的头顶起,脸上、脖子上都是一片红铜色,光溜溜地一点黑斑都没有。他那耸起花白眉毛来纵情哈哈大笑的样子,真使人担心会惊动了正殿里的如来佛,使它从台座上滚下来。
方丈太太是个刚过四十岁的女人,白皮肤,头发稀疏,头上梳个小圆髻,模样儿也不太难看。她对待香客殷勤周到,从没听见门口花店的尖嘴老婆骂过她,这一定是由于太太经常给了她些旧衣、剩菜等等小恩惠。这位太太原先是龙华寺的小施主,因为很早就死掉了丈夫,孤苦伶仃,就央求方丈准许她暂住在寺院里,帮着做些针线活。她为了赚到一口饭,每天洗衣做饭不说,还帮忙照管香火,打扫坟地。老和尚看到她利落勤快,心中打个算盘,觉得有这么个女人倒也合算,于是就暗地里看中了她。女的因为和尚比自己大二十岁,自己也知道年龄不相配,但一想到自己是无家可归的人,这么一来恰巧找到个可以维持后半生的好地方,也就顾不得旁人的议论了。施主们虽然认为这是不体面的事,但看看女的心地还不坏,所以都不加责备。当女的怀了叫阿花的女孩时,施主里面有个开油坊的坂本老太爷爱管闲事,自告奋勇地作了现成的媒人,让他们成了正式夫妻。她一共生下了一男一女,男孩子就是信如,信如的性情跟他的姐姐大不相同,他是天生的古怪脾气,整天坐在屋里不说话。姐姐阿花倒是一个挺可爱的姑娘,脸上长着白嫩的双下巴,虽然不是美人,但因为正在妙龄,人缘又好,因此人们都觉得这么个姑娘关在家里太可惜了。不过要叫佛门姑娘过青楼生活,在释迦牟尼弹三丝的世界那还可说,现在老和尚却也不得不顾虑旁人的议论,只好在田街开个雅致的茶店,把姑娘放在账房里应酬买主。于是,只会花钱不会打算的年轻小伙子自然而然地都喜欢上这家茶店来闲耍,每晚都要坐在店里谈谈笑笑,过了十二点才回去。这么一来可忙坏了老和尚,每天东跑西跑地去讨账,照顾铺子,经管各种法事;每月还有固定的讲经日,所以他又要查账,又要念经,唉唉,这怎么叫人受得了呢。一到黄昏,老和尚就叫太太在廊沿上铺一张花草席,法衣搭拉在半边,盘膝而坐,一面用团扇搧风,一面拿起太太给斟满烧酒的大酒杯一饮而尽,下酒的菜照例是从大街上的武藏屋叫来的又肥又大的烤鳗鱼。
在这个时候,跑腿的就是信如了。信如心中一百个不愿意,一肚子的委屈,走路也不敢抬头。他听见对过笔店里的孩子们的谈笑声,就疑心是在讥笑自己,他就装作没事人似地走过鳗鱼店的门口,看看左右没有人时,才急忙跳进店里,那时候的滋味真是形容不出的难过。信如暗暗发了誓:我一辈子也不吃荤!
老和尚是通达世故人情的人,虽然有人说他过于贪心,但他却不是个怕闲话的胆小鬼,如果有空,说不定还要做福神竹耙当副业呢。所以在冬月酉日那天,他就在寺院门前空地上摆出了卖簪子的小摊,叫太太用手巾包着头,要她叫卖:“喂,要图个吉利就买一支吧!”
起初,太太还觉得有点害羞,但听说不是生意人的邻居也都摆了摊子,赚了很多钱,她就自己盘算起来:“一来此刻正是热闹的时候,二来谁也想不到我会摆摊子,而且天色黑了,也不会让人识破的。” 于是,白天叫花店媳妇帮忙,到了黄昏就亲自出马,站在摊子后面做生意,贪心使她忘了羞耻,不知不觉地直着嗓子把买主招呼回来:“少算点儿吧!少算点儿吧!”
买主也由于人太多,被挤得头昏眼花,竟忘掉了这儿是他前天来求佛保佑今生来世的寺院的门口,一方要价:“三支簪子七毛五分钱行吗?”就有人还价:“五支三分钱就要!”现在这黑暗的世道里,像这样暗里赚钱的例子原不在少数。
信如最看不惯这种行为,虽然还没有传到施主们的耳里去,但也担心四邻的人会怎样想,又怕小伴们谈天时讥笑自己:“龙华寺摆上卖簪子的摊子了,信如他娘像疯了似地叫卖哩!”所以他也曾劝过父亲:“请别做那种事情了吧!”老和尚压根儿不听,反倒哈哈大笑地说:“得啦!得啦!小孩子家懂得什么!”信如看见老和尚早上念经,晚上查账,手里握着算盘,乐得合不拢嘴的样子,虽是自己的父亲,也觉得他太下贱了,真恨他为什么还要剃发。
老和尚一家嫡亲骨肉,和和睦睦,按理不会让信如变成一个阴沉的人。可是因为他生来忠厚,而一家人都不听他的劝告,就不由得遇事感到乏味。他觉得父亲的作风、母亲的行为、姐姐所受的教育,没有一样是正当的,说了出来也是徒然,没有一个人听信他的话。于是,他只好灰了心,把郁闷藏在自己的心里。同学们只以为他是个脾气古怪的人,其实他是个又忧郁又懦弱的孩子。听见别人说他一点坏话时,他从没有立刻出来同人家打架争论的勇气,只是躲在自己的屋子里。虽然这么胆小,可是因为他在学校里功课好,又是方丈的儿子,所以没人认为他懦弱。恨他的孩子却说:“龙华寺的藤本像没蒸透的年糕一样,外面软,里面硬。”
上一页
Amazon AD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