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待人,金錢的勢力有限,威勢的勢力也有限,最能深入最能持久的是感情的勢力,深切懇摯的感情,是使人心悅誠服的根源。
-
這是一個謎:先是四條腿,後來兩條腿,再後變成三條腿:腿越多的時候越微弱。這個謎,據說是司芬克斯(Sphinx)——一個獅身女首而有翅膀的怪物,坐在路旁岩石上常常問過路的人,如果猜不
-
四年前的“一·二八”,我正在××公安局當警察,因爲用不到我們上前線去,便只好日夜不停地在後方做維持治安的工作——捉漢奸!那時候只有捉漢奸和殺漢奸是最快人心的事。
-
果實和黃葉,一齊都從樹上落下來了,老婦人獨自在庭前,寂寞地掃着。啊,我是什麼時候又回到了這個荒涼的古寺的呢?想起來,行跡是飄忽不定的,也正如我們以前一樣啊。
-
我國近人把文化和文藝混同爲一個,同時,也把戀愛和結婚又相混在一起。沒有一個女子談到戀愛之時不在想到結婚,交際一個男子時候打聽他是不是配於結婚。
-
我喜歡任何種的和任何式樣的燈,一點點的火光或是照耀的明亮,它們都可以滲透了黑暗,給莫測的黑暗添生了眼睛——任何在黑暗中閃爍的眼睛,不都是美麗的,令人感激的麼?我愛燈,愛光,那是因爲
-
於一切的記憶之中,燈——或者就是火亮,最能給我一些溫煦之感。這不能說到只是過去,現在和將來也都是如此罷。
-
風啊,吹着罷,吹着我妹妹底墳墓。啊,風是吹着了在我妹妹底墳上啊!她如今死去了,風呀,她再不能隨着你而歌唱;她底傷心,如今已經沉寂在黑暗的土地上了啊!你呀,旋舞着而來的,你是去報告她
-
是在黃昏,我攜着我底孩子逃了出來。孩子非常慌張,他還沒有他底力量;至於我,我卻太老了。
-
戀情喲,你來,躺下吧!像鎮壓我的生命的墓石一般的!——亞赫瑪託娃之一一隻淡黃色的佛手,其實是一個奇怪樣子的拳頭,有許多根手指捲曲着,好像有什麼東西握在掌心裏。
-
高爾基是我受影響最大,得益最多,而且最敬愛的一個作家。當從報紙上得到他的病訊的時候,我正應一個朋友的邀約,準備到杭州去作一個短時間的旅行,爲了掛念這病着的大作家,我帶了兩本最心愛的
-
自從你來,這裏就空虛起來了。你啊!你真是個不祥之物麼?陰暗與惶惑,不安的心情之表露啊!遺留着的是一件白色的死衣。
-
夜分的時候,在歸途中我經過一座古老的木橋。橋跨着兩邊寂靜的街道。幾點燈光,穩穩地映在河牀上,水彷彿也不再願意流去了。
-
凡事徹底都好,而“透底”就不見得高明。因爲連續的向左轉,結果卻碰見了向右轉的朋友,那時候彼此點頭會意,臉上會要辣辣的。
-
我一向也會聽見過有什麼“抄襲家”也者,在別種刊物上鬧得雞犬不寧,好像是公共場中鬧扒手似的,雖然被扒的不是別人,而我們聽見了,卻不得不連忙摸一摸口袋,免得到了臨時大呼哎喲!不幸現在竟
-
各位來賓:今天我們追悼的人,並不是有權有勢的達官,也不是退居林泉的遺老,而是窮愁孤憤,抑鬱牢騷的一位詩人。
-
貓山之民貓山列在眼前,山脊平直有勁,即名之曰虎山,也不足形容其雄偉;上面綠樹深沉,農田斑駁,又如獨得天之厚。
-
四個人在田間的小徑上移動着,如同四條影子,各人懷抱着自己底寂寞和世界底愁苦。月色是迷濛的,村莊已經遙遠了。
-
大衆聽說是指佛教之僧侶團的。後來日本人把幾種有閒通俗小說題名爲大衆小說,不過,我們用不着去把它清算,我們曉得大衆乃無產階級內的大多數人便好了。
-
前中華職業學校校長顧蔭亭先生新自歐洲考察教育回國,足跡遍歷十數國,經時四年以上。
-
我愛着這沉默的相對與無言的深思。當我們同在那斗室,我沒有言語。我沒有說話底要求,只微微地感到我是在一個夢寐之中,然而這卻沒有一個夢所能有的那樣的真切。
-
鄉思在我的記憶中,我此生沒有這樣清閒過,我坐在食堂的一角上。這樣,我不必轉頭忽東忽西而能完全看見室內一切景象;尤其,勞煩我的耳目的形形色色的來路也只有兩面,使我覺得比坐在中間者更是
-
低低的門,高高的白牆,當我走進天井,我又看見對面房子的許多小方格窗眼了。拾階登到樓上,四圍是憂鬱而晦黯的,那書架,那字畫,那案上的文具,那檐頭的竹簾……沒有一樣不是古香古色,雖然同
-
伐木人底斧聲叮叮地響過濃密的山林,傳到寧靜的村中來了。午後的鄉村是沉睡着的,空氣之中罩着難耐的疲倦。
-
有人說,現在的文壇正是一個空白時代,那或許也對,因爲目下雜誌上作品雖多,指導的藝術作品卻並不多。
-
我國人往往把文化和文藝混同着。如說文藝先行於文化,而哲學是在後面的,這樣說就似乎把文化和文藝的混同分開了。
-
一個人做事,在動手以前,當然要詳慎考慮;但是計劃或方針已定之後,就要認定目標進行,不可再有遲疑不決的態度。
-
識字有兩種:一種是小孩,女子,走卒在賬房先生旁邊學得幾個字。還有一種是上學;上學的裏面再有兩種:一種是“之乎者也”,一種是“父母兄弟,我的你的”。
-
這分明是一個夢,然而,一切都是這樣真切的。他回來了,從遙遠的地方回來了。他顯得疲倦,但是在他底眼睛裏卻仍然停駐着那舊日的異樣的光彩。
-
自一九三一年以後,每年到這個時候,我總得給逼着寫一篇這樣的文章。這在我——不,應該說着全中國不願意做漢奸和亡國奴的人,——實在是一樁最大的苦痛!我們爲什麼要寫這樣的文章的呢?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