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在山中的第三夜了。月色是皎潔無比,看着她漸漸的由東方升了起來。蟬聲嘰——嘰——嘰——的曼長的叫着,嶺下洞水潺潺的流聲,隱略的可以聽見,此外,便什麼聲音都沒有了。
    鄭振鐸 2024-08-03 12:28
    散文
    1948字
  • 樓上洗牌的聲着瑟啦琴啦的響着,幾個人的說笑、辯論、計數的聲音,隱約的由厚的樓板中傳達到下面。
    鄭振鐸 2024-08-03 12:28
    短篇
    4640字
  • 月白風淸之夜,漁火隱現,孤舟遠客。“忽聞江上琵琶聲,”這嘈嘈切切之音,勾引起的是無限的淒涼。
    鄭振鐸 2024-08-03 12:29
    短篇
    9029字
  • 孩子,你真是快活呀,一早晨坐在泥土裏,耍着折下來的小樹枝兒。我微笑地看你在那裏耍着那根折下來的小樹枝兒。我正忙着算賬,一小時一小時在那裏加疊數字。
    泰戈爾 2024-08-03 16:12
    詩歌
    234字
  • 如果我只是一隻小狗,而不是你的小孩,親愛的媽媽,當我想吃你的盤裏的東西時,你要向我說“不”麼?你要趕開我,對我說“滾開,你這淘氣的小狗”麼?那麼,走罷,媽媽,走罷!當你叫喚我的時候
    泰戈爾 2024-08-03 16:12
    詩歌
    235字
  • 媽媽,你的孩子真傻!她是那麼可笑的不懂事!她不知道路燈和星星的分別。當我們玩着把小石子當食物的遊戲時,她便以爲它們真是吃的東西,竟想放進嘴裏去。
    泰戈爾 2024-08-03 16:12
    詩歌
    310字
  • 喂,你站在池邊的蓬頭的榕樹,你可曾忘記了那小小的孩子,就像那在你的枝上築巢又離開了你的鳥兒似的孩子?你不記得他怎樣坐在窗內,詫異地望着你深入地下的糾纏的樹根麼?婦人們常到池邊,汲了
    泰戈爾 2024-08-03 16:12
    詩歌
    256字
  • 張天翼的《鬼土日記》,替我們畫了一頓鬼神世界。天翼的小說,例如《二十一個》之類,的確有他自己的作風,他能夠在短篇的創作裏面,很緊張的表現人生,能夠抓住鬥爭的焦點。
    瞿秋白 2024-08-03 17:08
    散文
    1081字
  • “一爲文人便無足觀”,這是清朝一個漢學家說的。的確所謂“文人”正是無所用之的人物。這並不是現代意義的文學家、作家或是文藝評論家,這是詠風弄月的“名士”,或者是……說簡單些,讀書的高
    瞿秋白 2024-08-03 17:12
    散文
    3226字
  • 世界上有那種“聽得見歷史的腳步”的耳朵。他們要像獵狗一樣,把耳朵貼伏在土地上,然後他們的耳朵才聽得見深山裏的狼叫和獅吼。
    瞿秋白 2024-08-03 17:12
    散文
    1015字
  • 樹,伸向無窮雖是空的一握無窮確在它的掌握深入過去,是盤結的根展向未來,是交錯的枝密密的新芽和舊葉在撫摩浮雲,太陽和星子生命在擴張到至高、至大、至深邃、至寬廣天空是一片幽藍永恆而神祕
    覃子豪 2024-08-09 14:33
    詩歌
    108字
  • ——賀竹英,靜之同居從遠遠的江南傳來的消息,知道竹英和靜之在黃鶴樓畔已實行同居了。
    章衣萍 2024-08-10 16:34
    散文
    856字
  • 今年初夏的晚上,我在陶知行[行知]先生家裏吃晚飯。陶先生是除了平民教育不開口的,於是乎我這樣一個平民教育的門外漢,也只好跟着胡說起平民教育來;我們從《平民千字課》談到編輯平民的叢書
    章衣萍 2024-08-10 16:34
    散文
    1274字
  • 受男人壓迫的女人,同時也殘忍地壓迫女人。這種例子在中國家庭內,原是“古已有之”。
    章衣萍 2024-08-10 16:34
    散文
    515字
  • 汪國勳!這姓名多漂亮,多響!他是我們的老大哥。《水滸傳》裏一百零八個英雄好漢,他都說得出;據他自己說,小時候曾給父親逼着讀完“四書”、“五經”,但他的父親一死,他所讀的也給他一起帶
    穆時英 2024-08-10 16:59
    短篇
    8262字
  • 讀書能用耳朵來代替眼睛嗎?一般說來,這是不可能的;但是在特殊的情況下,這不只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需的。誰發明用耳朵讀書的方法呢?要詳細做考證就很麻煩。
    鄧拓 2024-08-10 17:05
    散文
    963字
  • 最近在人們談論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和其他成就的時候,常常引用“初生之犢不怕虎”這句成語,來形容中國青少年隊伍裏不斷涌現的新生力量。
    鄧拓 2024-08-10 17:05
    散文
    1382字
  • 有一位青年朋友,準備回農村參加農業生產,要求同我談話,徵求我的意見。我鼓勵他要有志氣經過長期的努力,把我國落後的農業改造成爲現代化的農業。
    鄧拓 2024-08-10 17:05
    散文
    1336字
  • 前天《北京日報》刊登了科學小品一則,題目是《漫話白薯》。文中對於史料的介紹,有重要的差錯。因此,我想借此機會,也來談談這個問題。
    鄧拓 2024-08-10 17:05
    散文
    1539字
  • 說起婦女節,現在一般人只知道“三八”節,誰都不會想到中國古代也有婦女節。這個婦女節的由來,雖然帶了很大的神話成分,但是它主要是以生產勞動、戀愛和婚姻問題爲內容的。
    鄧拓 2024-08-10 17:05
    散文
    1362字
  • 這個題目很像從前科舉時代八股文的題目。考試八股文的時候,主考官出題照例不許越出《四書》之外。我現在的這個題目的確也出於《四書》。
    鄧拓 2024-08-10 17:05
    散文
    1382字
  • 在我們大家的心目中,形而上學已經成了腐朽的反動的哲學的代名詞,似乎沒有什麼必要再去說它了。然而,在希臘古代學者和我國古代學者的心目中,形而上學卻是相當好聽的名稱。
    鄧拓 2024-08-10 17:05
    散文
    1295字
  • 一位青年學生前天來看我,談起他有一個打算,想把明代黃姬水編的《貧士傳》選譯成語體文,問我贊成不贊成。我覺得他這個想法很好,當時就表示完全贊成,希望他早日着手選譯。
    鄧拓 2024-08-10 17:05
    散文
    1317字
  • 我國古代有許多書畫家,都承認“書畫同源”之說。最早發現這個道理的是誰?有人說是元代大畫家兼書法家趙孟,證據是現在北京故宮博物院陳列着趙孟的一幅畫卷,上面有他本人的題跋,其中有這個說
    鄧拓 2024-08-10 17:05
    散文
    1655字
  • 歷代詩人詠雪的詩太多了。喜歡舊體詩的人一定讀了不少。現在,我倒要舉出唐代的一個著名武將高駢的《對雪詩》給大家看看。這首詩寫道: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清竹變瓊枝。
    鄧拓 2024-08-10 17:05
    散文
    1372字
  • 每年陰曆正月初九,按照過去民間的風俗,這一天算是“玉皇誕”。人們在這一天,都得恭恭敬敬地去向“玉皇上帝”叩頭行禮,貢獻祭品,祈求上天降福消災。
    鄧拓 2024-08-10 17:05
    散文
    1994字
  • 大家平日相見,往往以握手爲禮。這種禮節究竟好不好,似乎還值得研究。爲什麼這樣提問題呢?問題首先是由衛生的角度提出的。但是,除了衛生問題以外,實際上還有其他應該考慮的問題。
    鄧拓 2024-08-10 17:05
    散文
    1599字
  • 一封讀者來信從新疆寄給我,問我“關於地下水和地上水的關係,應該如何處理”?這位讀者最近看到《燕山夜話》第一集,他對於其中的《堵塞不如開導》一文特別注意,問題就是“從這篇文章聯想起來
    鄧拓 2024-08-10 17:05
    散文
    1667字
  • 前幾天,遇見一位老鄉。他告訴我:“就在咱們住的那個村莊,發現‘火井’了。”這真是一個喜事。從來不知道有火井的地方,現在居然也有了火井,怎麼不叫人高興呢?可是,在發現了火井以後,就應
    鄧拓 2024-08-10 17:06
    散文
    1598字
  • 每次經過王府井大街,我總要走進新華書店門市部和東安市場舊書門市部,看看有什麼新書和罕見的舊書。這些門市部幾乎每天都相當擁擠。
    鄧拓 2024-08-10 17:06
    散文
    1372字
This site only includes books under public domain. The content is sourced from the internet and shared by users. If you have any objections regarding the copyright of any book, please contact us, and we will promptly remove it after verif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