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代袁宏道中郎,喜插瓶花,曾有《瓶史》之作,說得頭頭是道,可算得是吾國一個插花的專家。
-
經過了一重重的國難家難,心如槁木,百念灰冷,既勘破了名利關頭,也勘破了生死關頭;我本來是幻想着一個真善真美的世界的,而現在這世界偏偏如此醜惡,那麼活着既無足戀,死了又何足悲?當時我
-
棲霞山的紅葉,憧憧心頭已有好多年了。這次偕程小青兄上南京出席會議,等到閉幕之後,便一同去遊了棲霞山。
-
當我們烹調需要用醋的時候,就會聯想到鎮江。因爲鎮江的醋色、香、味俱佳,爲其他地方的出品所不及,於是鎮江醋就名滿天下,而鎮江也似乎因醋而相得益彰。
-
揚州的園林與我們蘇州的園林,似乎宜兄宜弟,有同氣連枝之雅;在風格上,在佈局上,可說是各擅勝場,各有千秋的。
-
浙江第一名勝雁蕩山,奇峯怪石,到處都是,正如明代文學家王季重所比喻的件件是造化小兒所作的糖擔中物,好玩得很。
-
一九六二年一月十七日晴下午三時,在南京江邊登江安輪,四時啓碇向九江進發,一路看到遠處高高低低的山,時斷時續。
-
“羊城我是重來客,舉目南溟萬象新。三面紅旗長照耀,花天花地四時春。”可不是嗎?一九五九年六月,我曾到過廣州,這一次是來重溫舊夢了。
-
“千丈之巖,瀑泉飛雪。九曲之溪,流水涵雲。”——《寧波府志·形勝篇》。夢想雪竇山十餘年了。
-
“省會”,在我們江蘇人說來,是南京的代名詞,而我卻把它用作一九五六年八月“江蘇省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的簡稱;所謂“側記”者,是一種側面的瑣碎雜記,蒜皮雞毛,無關宏旨,只給
-
一個綠衣的郵差在烈日——七月的烈日下,急忙地走。他的沉重的綠色揹包中,在橫寫的CPO的布包裏面,正不知負有多少的悲、喜、驚恐及使人尋思的使命。
-
……這廳裏的燈光多麼暗淡呵,一切的東西都像披上了一層黑紗幕似的映入眼裏!啊!他們都在着,胖子的房東,房東太太,兩個女孩子,連一個手裏抱的乳嬰兒。
-
××,我該真心來感謝你,爲你那封短短的信,醒了我一場大夢。這場夢,前前後後佔了七年的時日,一直我就是沉在那裏,守着那不落邊際的理想活了下來。
-
媽,今天去看過了您,我們一共是五個。除開了遠在××的疇和在××的功沒有能回來,您的孩子們都去了。
-
每當想起了亡母,獨自陷於悲傷的時節,幾株高大槐樹的影子就在記憶中搖曳起來。爲我再記起來的就是陰影下的門牆,還有那近一兩年來也被樹影遮蓋的那大半個院落。
-
鳥的王國該是美麗的吧,不然怎樣會引起那個老雅典人的憧憬?(這是希臘的喜劇家阿里斯多芬在他的劇作《鳥》中暗示給我們的)佛朗士又說到企鵝的國度,但是在真實的世界上哪一個角落裏,有這樣的
-
苦痛和快樂我逡巡在苦痛和快樂的邊沿上,小心地邁着我的腳步;原以爲它們中間有遙遠的距離,不曾想它們卻是那麼相近。
-
那個老丑角是一路翻着筋斗出來的,一直到空場的中心,就紋絲不動地豎個蜻蜓倒立着。誰知道他用全力忍着喘息,誰知道他通體都打着抖,誰知道他的血是從腳跟向頭上流?誰知道他的心懸着,像秋風裏
-
穿行我所住的那個城的三條河(其中的一條是運河,一條是白河,再一條就不知道了),流到一個地方匯合了;於是河面廣了,流水也急了。
-
小巴黎哈爾濱是被許多人稱爲“小巴黎”的。中國人在心目中都以爲上海該算是中國最繁華的城市,可是到過了哈爾濱就會覺得這樣的話未必十分可信。
-
這一夜他是從下生以來第一次被喜悅抓得緊緊的,他覺得自己是大了,大到幾乎不可想象的地步。
-
在××大學讀書的時候,因爲學校是在距市二十里左右的鄉間,所以在星期六的下午和其他的休假日,定要坐了市鄉間的長途汽車才能到市裏去。
-
閃着黃金般油光的肥胖的臉,兀自苦痛地扭着,可是他的眼睛已經不大張得開了,瘡口汩汩地流着膿血,因爲疼痛,神志已經昏迷了。
-
細紗間裏的幾萬只飛轉的錠子像哨子一樣尖着,分不出個點子來地響成一片。車間裏迷迷濛濛,不知道是噴霧還是飛舞的細花絨,簡直像漫天大霧。
-
明知是網,偏愛投將網裏去;懵懂的魚兒,也沒這樣蠢啊!如果入網是甘心的,出網時自然難免傷心了。
-
一別後之淚,沁透了一方雪白的紗巾。留著吧,洗去吧。——啊,怎捨得洗去呵!二幹了;——雖然幹了,仔仔細細地看,點點滴滴的淚痕,分明都在哩!三幹了;——啊,昨夜的幹了!今朝的重新又溼了
-
一私語,月也迴避了,燈也瞞過了,嚴密得很啊,豈但夜半無人?二原不是祕密的,何庸私語呢?然而畢竟私語了,許爲的謹慎些兒吧;——不,許爲的甜蜜些兒吧!三果然,私語底滋味,再甜蜜沒有了;
-
布機軋軋,雄雞啞啞。布長夜短,心亂如麻。四更落機,五更趕路:空肚出門,上城賣布。
-
割麥插禾,割麥插禾!插麥不少,割麥不多;插禾雖多,割禾如何?割麥插禾,割麥插禾!割麥不多,急殺婆婆:磨面不滿籮;烙餅不滿鍋。
-
一座洞橋底橋洞下:一帶很長的竹排,向東過著;一個撐竹排的,在橋洞下,竹排上,雙手撐住一條竹篙,拄在橋洞傍石縫裏,一步一步地向西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