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英離開她已有整整的十年了。這十年中她不知道滴了多少眼淚,瘦了多少肌肉了,爲了菊英,爲了她的心肝兒。
-
希望滋長了,在袁家村和吳家村裏。沒有誰知道,它怎樣開始,但它伸展着,流動着,現在已經充塞在每一個人的心的深處。
-
南國的炎夏的午後,空氣特別重濁,霧似的迷漫的凝集在眼前。安舍的屋子高大寬敞,前面一個院子裏栽着頎長的芭蕉和相思樹,後面又對着滿是批把和龍眼樹的花園,濃厚的空氣在這裏便比較的稀淡了些
-
“醒醒罷,醒醒罷。”有誰敲着我的紙窗似的說。“呵,呵—誰—呀?”我朦朧的問,揉一揉睡眼。
-
一九三二年的冬天,我們由福建回到了久別的故鄉。那時父親還健在着,母親正患着病。他們的年紀都早已超過了六十,所謂風燭之年,無時不在戰慄着暴風雨的來到。
-
我去年七月初到康華爾(Cornwall英倫最南一省)去看盧梭夫婦。他們住在離潘讓市九英里沿海設無線電臺處的一個小村落,望得見“地角”(LandsEnd)的“壁虎”尖凸出在大西洋裏,
-
你做小孩時候快活不?我,不快活。至少我在回憶中想不起來。你滿意你現在的情況不?你覺不覺得有地方習慣成了自然,明知是做自己習慣的奴隸卻又沒法擺脫這束縛,沒法回覆原來的自由?不但是實際
-
絕對的值得一聽的話,是從不曾經人口說過的;比較的值得一聽的話,都在偶然的低聲細語中;相對的不值得一聽的話,是有規律有組織的文字結構;絕對不值得一聽的話,是用不經修練,又粗又蠢的嗓音
-
“如其你早幾年,也許就是現在,到道騫司德的鄉下,你或許碰得到‘裘德’的作者,一個和善可親的老者,穿着短褲便服,精神颯爽的,短短的臉面,短短的下頦,在街道上閒暇的走着,照呼着
-
那高大的建築,在南京路口像蹲伏着的一匹原始時代的野獸,面對了浮在水面秋葉似的一排排吐着濃黑色煙的軍艦商船。
-
一落日把金子般的光輝撲向了地面,溫煦地撫摸着樹的尖梢、草地和河流。樹梢輕俏多姿地搖曳着,草地顯得是更柔軟了,細語般潺潺地流着的河流作爲答語似的,反映着一點閃閃的光。
-
惡運緊緊地包住他,不幸一件一件地發生:父來死了,母親也死了,妻又染了很重的病。終日悲傷着,煩惱着,可是在事實上一點用也沒有。
-
“炎熱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呢?”這將是一個有趣而費解的問題。是從天上降下來的麼?或是從地面上升起來的?要不就是在空氣中傳播着,塞滿了每個細小的洞孔。
-
疲憊的列車歪歪倒倒地駛進土臺邊上時,已經快近黃昏了。北部的黃土平原,顯得異樣遼闊而且荒涼,一望蒼茫的暮色,是無邊無際,在朦朧裏面隱伏着的,好像是無數從遠古以來所遺留下來的大的和小的
-
白霧浮上來了。月亮,斜掛在天邊,散發着朦朧的光輝。整個江面,好像有誰從高處拋下了一層輕紗,變得透明瞭。
-
崔太始近來住的地方他的朋友們都不很知道了。他在留學生中資格不算舊,到東京不過五年。
-
一宗老是一個基督徒,他在N大學專攻神學的;他並不老,不過三十多歲罷?以前的經歷,雖不知道;他到日本後的五六年來,撇開一切功名富貴婦人,只管研求道學,勵行他所持的禁慾主義,他的朋友們
-
E的妻出走了一刻辰光了,沒有把一週歲半的孩子帶了同走。一間舊式房間裏,除了桌子上亂堆着幾本觸眼的新洋書外,其他什器沒一樣不帶有幾世紀以前的傲慢的色澤。
-
利冰接到了他的決絕了已滿三年的戀人晴珊小姐的結婚的請貼,他在苦悶着。這是他所意料不及的事體,他旅居南京有一年半的時光了,爲職業所捆縛,整天地忙個不了,女人一類的事情,在利冰現在的頭
-
李守德和他的弟弟守中在計議一樁什麼事件。“乖乖,楊監督的二小姐又要出閣了。”守中靠在賬桌上,捏了一張粉紅的喜帖一壁看一壁說。
-
柚子是我姨媽,也就是我妻姑媽的女兒。妻比柚子大兩歲,我比妻小一歲;我用不着喊妻作姐姐,柚子卻一定要稱我作哥哥。
-
今天上午郵差送來一封信,我看完不覺失驚,——我的朋友阮仁逃走了。我且把他的信發表出來。
-
出城一條河,過河西走,壩腳下有一簇竹林,竹林裏露出一重茅屋,茅屋兩邊都是菜園:十二年前,他們的主人是一個很和氣的漢子,大家呼他老程。
-
毛兒曉得他的爸爸疼他。除了他的爸爸,別人捏他的耳朵,叫他小胖子,他就張大他的闊嘴,好像豬嘴,嚷:“我告訴我爸爸。
-
文公廟供奉的是韓文公。韓文公青袍紙扇,白面書生,同呂祖廟的呂洞賓大仙是一副模樣。
-
我到江西東鄉縣,是清光緒三十年的三月,離開此地,是光緒三十二年二月,恰滿兩年。彼時我正在童年,父親在江西作了一員小官,到東鄉縣,是爲了一件小差事。
-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別君時;忍淚佯低面。含羞半斂眉,不知魂已斷,空有夢相隨;除卻天邊月,莫人知。
-
我們一過鴨綠江,踏上朝鮮的土地,登時就感覺到所有古今中外詛咒戰爭殘酷的文字,在平時讀起來尚有酸辛味道的,在此刻,簡直不夠味兒了。
-
一天,一位朋友興興頭頭的走來。我剛剛站起來讓座,他早狂笑着道:“好機會,今天又無意的聽了一回街頭講演!”原來我們成都可不像從前了。
-
早晨八點鐘,半醒半睡,在大馬路外灘等電車。我恭敬地向一個年輕“密斯特”行了一個敬禮,這“密斯特”是大學裏的同事,雖說同事,但我還不曉得他的名姓及專門學問,我初進來時也沒有人替我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