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常聽人說,某甲很有涵養,某乙缺乏涵養,如此等等,議論不能說沒有一點道理,但是,實際上卻往往沒有一定的標準。究竟什麼是涵養?符合什麼樣的標準,纔算有涵養呢?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和古人
-
讀了蓋叫天老先生的藝術經驗談《粉墨春秋》以後,有許多感想。偶爾跟朋友們談起這本書,特別對於其中所述的舊科班的教育法—量體裁衣,總覺得意味深長。
-
我這一回寒假,因爲養病,住到一家親戚的別墅裏去。那別墅是在鄉下。前面偏左的地方,是一片淡藍的湖水,對岸環擁着不盡的青山。
-
這是一個動亂時代。一切都在搖盪不定之中,一切都在隨時變化之中。人們很難計算他們的將來,即使是最短的將來。
-
抗戰的中國在我們的手裏,勝利的中國在我們的面前,新生的中國在我們的望中。中國要從工業化中新生。
-
在模糊的麻木了的腦幕上,我已經不能記憶着蛙叫究竟在什麼季候。閣閣地,大都是傍晚;有時也在深夜。
-
深夜夢迴的枕上,我常聞到一種飄浮的清香,不是冷豔的梅香,不是清馨的蘭香,不是金爐裏的檀香,更不是野外雨後的草香。
-
絕對的值得一聽的話,是從不曾經人口說過的;比較的值得一聽的話,都在偶然的低聲細語中;相對的不值得一聽的話,是有規律有組織的文字結構;絕對不值得一聽的話,是用不經修練,又粗又蠢的嗓音
-
一今天演講這題目,一句話要聲明在前的,便是“下等小說”四個字,並不是個恰當的名詞,因爲“下等”二字,只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小說的本身是下等,第二種是看這項小說的是下等人,若要定一說爲
-
平原平原是豐饒的,產生着穀米。穀米堆積着,發着黴,由金黃變成黑色,然而,我們的農民是飢餓的。
-
我們待人,金錢的勢力有限,威勢的勢力也有限,最能深入最能持久的是感情的勢力,深切懇摯的感情,是使人心悅誠服的根源。
-
記者於八月九日午時由威尼斯上火車,下午五時三十七分纔到充滿了古香古色的佛羅倫薩(Florence),爲中部意大利最負盛名的一個城市。
-
其次要談到“難兄難弟”的又一個——李公樸先生。上節談過的章先生是銀行練習生出身;倘若練習生可算是摩登學徒的另一名稱,那末李先生卻也有着相類的發源,他原來做過鎮江一家京廣洋貨店的學徒
-
新的詩歌發展的道路問題,經過了很長時間的討論,似乎還難於解決。這是什麼緣故呢?最重要的關鍵之一,就是要想求得足以表現新內容的新形式,還需要做許多努力,進行更多的嘗試,而在這些方面,
-
一聞一多先生在昆明慘遭暗殺,激起全國的悲憤。這是民主運動的大損失,又是中國學術的大損失。
-
初來昆明的人,往往不到三天,便學會了“是嘍嘛”這句話。這見出“是嘍嘛”在昆明,也許在雲南罷,是一句普遍流行的應諾語。
-
引子這個題目是仿的高士奇的《江村消夏錄》。那部書似乎專談書畫,我卻不能有那麼雅,這裏只想談一些世俗的事。
-
那山手線的高架電車,我知道她還是圍繞着東京市在不息地駛轉;她的速率還是那般風掣電閃,乘客還是那般擁擠在一起
-
到昆明的時候,初次看見一種像水仙似的花,沒有莖,沒有葉,只有一朵朵的小花飄在水面上,我不知道它的名字,也沒有向誰問起過,只在我心裏記憶着:小花,睡在水面上的小花。
-
題簽如今的東京,就是疇昔的江戶,疇昔江戶的一切,都早已裝進了史的卷帙。東京,在我腦中印記着的東京,現在也只剩了一些模糊的朦朧的輪廓,斑斑塊塊,正如行將發散下去的古帖了。
-
開完會已六時餘,歸路上已是萬盞燈火,如昨夜一樣。我的心的落漠也如昨夜一樣;然而有的是變了,你猜是什麼呢!吃完飯我才拆開你信,我吃飯時是默會你信中的句子。
-
我真願在天辛屍前多逗留一會,細細的默志他最後的容顏。我看看他,我又低頭想想,想在他憔悴蒼白的臉上,尋覓他二十餘年在人間刻劃下的殘痕。
-
我們編輯這小刊物,是專給初中學生和同等程度的讀者看的。高中學生和同等程度的也可以讀。
-
花鳥草蟲,凡是上得畫的,那原物往往也叫人喜愛。蜜蜂是畫家的愛物,我卻總不大喜歡。
-
起調我有一種癖好,見了新奇花草,喜歡掐一枝半朵,夾在書頁裏,覺得這樣可以在自己身邊多留住一分春光,兩分秋色。
-
火山凡是到過印度尼西亞巴厘島的人,不能不承認,這島子確實有股迷惑人的力量。
-
思成:……我現在正在由以養病爲任務的一樁事上考驗自己,要求勝利完成這個任務。在胃口方面和睡眠方面都已得到非常好的成績,胃口可以得到九十分,睡眠八十分,現在最難的是氣管,氣管影響痰和
-
在××大學讀書的時候,因爲學校是在距市二十里左右的鄉間,所以在星期六的下午和其他的休假日,定要坐了市鄉間的長途汽車才能到市裏去。
-
一年四季,我最怕的卻是春天。夏的沉悶,秋的枯燥,冬的寂寞,我都能夠忍受,有時還感到片刻的欣歡。
-
這不是一本新書,七十年前這書曾引起俄國出版界極大的注意,當時讀者對於這本書的熱烈歡迎是屠格涅夫任何一本小說都沒有受過的,然而屠格涅夫,托爾斯泰,陀思多而夫斯基的讀者一天一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