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昏是美麗的。我憶念着那南方底黃昏。晚霞如同一片赤紅的落葉墜到鋪着黃塵的地上,斜陽之下的山岡變成了暗紫,好像是雲海之中的礁石。
-
傍晚的時候,我攙着他出了簡陋的茅屋,一直向着太陽斜落的方向走去。塌鼻的老婦人和幾個不解事的小孩一直把我們送到村頭。
-
越過嶺巔,順着山路下來,大池就在面前了。說是池,其實卻是一個小湖那麼大的,但是,人們仍然管它叫作大池。
-
今年秋天多雨,街上看見賣菊花者,就出十元買兩盆,放在書室後把它忘去了。一個半天,天晴了一刻,看見一半青天,再看見有些菊花,忽地想着葬一個偉人,因爲葬他之日,天晴而又菊花香,我不能把
-
我們這幾個“難兄難弟”裏面,居然有着三個學徒,這也可算是這幾個人的奮鬥史的特色。
-
大家都讀過唐代韓愈的《進學解》吧,其中有若干名言警句,流傳很廣。然而,也許有的朋友沒有讀過宋代文天祥論學的文章吧,現在我想談談文天祥的“進學解”。
-
寒假前的一個星期,那個曾在廳長公館裏當過園丁出身的廚役,早已帶了一些禮物晉省回家去了。
-
這些偶然或是突然而來的一覺,它的震幅是相當的強烈。在那上面也許都曾投過一抹死的黑影,但是黑影消逝了的一霎,也正是我還在“生”的一覺。
-
父親的生命是秋深了。如一片黃葉系在樹梢。十年,五年,三年以後,明天或許就在今晚都說不定。
-
姊呀,請你祝福我,幫助我驅除覽稿之念,好讓我平安地過活,把你的愛女養大成人。她,是你所愛的。
-
我之認識孫鷗,自然是他在成都大學文預科讀書,我去教書的時候;然而我之曉得“以泊”這個別號,卻在民國十五年春,創始主編《新川報》副刊的時候。
-
我的父親所以把我送進南洋公學附屬小學,因爲他希望我將來能做一個工程師。當時的南洋公學是國內數一數二的工程學校,由附屬小學畢業可直接升中院(即附屬中學),中院畢業可直接升上院(即大學
-
四十歲以上的人,每把求學叫做讀書;這讀書,也就是四十歲以下的人所稱的求學。(雖然四十歲只是一句含混話,並不極端附和錢玄同先生一過四十歲即須槍斃之說,但是到底隱隱約約有一條鴻溝,橫在
-
天總是皺着眉頭。太陽光如果還射到地面上,那也總是稀微的淡薄的。至於月亮,那更不必說,他只是偶然露出半面,用他那慘淡的眼光看一看這罪孽的人間,這是孤兒寡婦的眼光,眼睛裏含着總算還沒有
-
國難期間女人似乎也特別受難些。一些正人君子責備女人愛奢侈,不肯光顧國貨。就是跳舞、肉感等等,凡是和女性有關的,都成了罪狀。
-
曼青姑娘,現在大約已經作了人家的賢妻良母;不然,也許還在那煙花般的世界裏度着她的生涯。
-
“玉衣,來——”無論什麼時候,只要我一叫,這不幸的孩子就立刻站在我的面前,用了她那圓溜溜的,惶惑的眼睛看定我;並且裝出一種不自然的,小心的笑意。
-
南陽鄧文濱所作《醒睡錄》(同治七年成書,光緒初申報館出版)第三卷中有“京華二好二醜”一節。
-
假若說那是一個夢,那麼,我們是生活過了一個悲慘的夢呢。從那土匪出沒的山城裏我們逃了出來,那是希望着從死逃到生,然而,誰知道仍然是從死逃到死。
-
唉,我們是怎樣地失望了於我們自己製造出來的夢境呢?至少,在我,當那疲倦之感偷偷地襲入了我底心底,我是這樣地懺悔着了。
-
五月,萬物都是欣欣向榮、肥壯飽滿的季節。但是,乍冷乍熱的天時,使人們全染上疾病了。
-
三弟手足:藝風社的展覽會快開了,你叫我寫一篇文字來批評你的思想和藝術。這事在一個意義上是容易得很的,因爲我無論如何不瞭解你的思想和藝術,我總可以站在老兄的立場,說幾句冒充的內行話,
-
“敵人多佔一個地方,便多一幢牢獄。他們在佔領的地方得不到稅收,沒有法子統治,甚至不能自由行動,我們雖然不是有意的,卻在無形中爲他們準備了若干若干的死囚牢。
-
——觀印度烏黛·香卡舞蹈團的演出後桃紅色的曙光從東方升起。天空一望皆碧,四散地點綴着濃厚的雲塊,是一個令人心身俱爽的大好晴天。
-
西洋中古時期的武士道的沒落,產生了堂吉訶德那樣的戇大。他其實是個十分老實的書呆子。
-
信不信由你這本書,並不如初想時那麼荒謬怪誕,兩年前我看過一次,一段一段稀有的事蹟,使人發生“天下之大,無奇不有”的感覺。
-
大井深藏在井岡山的腹心地帶,四面緊圍着層層疊疊的高山,朝上望去,那一片明淨的天,確有些兒像井口。
-
小巴黎哈爾濱是被許多人稱爲“小巴黎”的。中國人在心目中都以爲上海該算是中國最繁華的城市,可是到過了哈爾濱就會覺得這樣的話未必十分可信。
-
果實和黃葉,一齊都從樹上落下來了,老婦人獨自在庭前,寂寞地掃着。啊,我是什麼時候又回到了這個荒涼的古寺的呢?想起來,行跡是飄忽不定的,也正如我們以前一樣啊。
-
歲暮驚風駭浪之中傳來了消息,帶來了人們底嘶和吼。我們底纖細的神經戰慄了,而日子就一天一天地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