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離開我的故鄉,到現在,已是足足的七個年頭了。在我十四歲至十八歲這四年裏面,是安安靜靜地過着平穩的學校生活,故每年一放暑假,便由天津而上海,而馬江,回到家裏去了。
-
一天下午,在富紳王品齋家裏忽然發生了一件事情。這事情發生的原因是:當這個富紳用快活的眼睛看他所心愛的第三姨太太時候,無意中卻發現在那嬌小的臉旁邊,在那新月形的耳朵底下,不見了一隻珍
-
下面所說的,是一個春青已經萎謝,而還是獨身着的人的故事:大約是十二歲,父親就送我到相隔兩千餘里之遠的外省去讀書,離開家鄉,不覺間已是足足的三年零四個月了。
-
一貓的毛是黃和白相間的……。這是在一天下午,無意中,廚子忽見到它,那時候正落雨。
-
我們這裏是一個小縣城。住在這裏的人們除了幾個地主是吃肉的,其餘的農民都是整月整年的吃鹹菜。
-
——獨幕劇——人物:王吉順——年四十二,耳稍聾,瓦匠。王大嫂——吉順之妻,年三十八。
-
——獨幕劇——劇中人物:富成谷——天成棉紗廠廠主,四十五歲,身軀中而胖,在發光的臉上留着中國式的八字須。
-
“飄泊的不死的歲月,掃盡宇宙間所有的美麗,留下了敗墓,渠溝,與碧血給詩人!”是以我們如騾子負了重載。
-
激烈的憤怒之長風,橫掃這蒼茫的湖面,五百里的水波澎湃着,徬徨了安靜的魚舟。濛濛的灰色之霧,將水天染成一色,一切的固有變樣了,瀰漫着拘攣與顫慄。
-
揉開睡眼,黑夜已逃遁了,陽光又開始其闊步,從天邊來到窗邊,終止牽牛花之貪睡。木架上之蔦蘿,瑟瑟的動着葉兒,似嫉妒淺草會彎腰,麻雀會歌唱。
-
陽光之流麗,一切的樹枝燦爛了,泉水在懸崖上緩流,婉約之歌聲滿於山谷。和煦之微風,從天際飄來,淺草遂含笑了,野玫瑰亦賣弄其顏色,似競爭溫柔之擁抱。
-
思慕平庸的幸福,已深嘗命運之苦味;心因傷而益跳,臉兒漸如秋葉。明知是苦惱的誘惑,仍貪圖歡樂的僥倖,遂把無意思的鶯啼,認爲悲哀的同調。
-
啊,希望之光既如暮靄,漸成爲黑暗,我何能去鼓勵咽喉,唱美麗的命運之歌。疲乏於生之苦惱,我萎靡了,縱富有虎豹的想象,亦須作死亡之夢。
-
你,所謂朋友,何必如是多多。且慢少許的行期,讓我來結束友誼的賬。在往昔的時光裏,我們乃一夥伴,記得不,至少曾一次相對着興感?那可珍的同情之眼色,曾幾時,全成爲回憶的瘡!我縱慾緘默,
-
如死神躡腳在腦後,欲尋機取我遠去,則我的生命應是充實的,愛情或是苦惱。但在半死之黃昏裏,板橋在河上孤冷,秋葉隨風漂落,我心卻無力爲其興感。
-
凡人以“愛的忠僕”,爲少女之貢禮,我只現脣邊的微笑,勝似甜蜜的言語。呵,可愛的女神,輕聲你的腳步;更不要任發兒亂飄,使我心失去平靜。
-
上帝以餓狼之心,貽給人間的強暴,弱者遂填於溝壑,如夏天之雨般驟落。刀槍因殺人而顯貴,法律乃權威之奴隸,淨地變了屠場,但人屍難與豬羊比價。
-
——給一個作詩的亡友秋風似有意,吹滅了燈光,黑夜遂伸張其勢力,到我牀頭,看守我的孤寂。
-
批評使我羞赧,讚揚更覺得肉麻,我遂自甘落伍,看人羣呼擁而奔——嬉笑着,互相爲虛榮之標榜。
-
因我心未死,復夢見這世紀的內幕:技巧是無上的光榮,戀愛須受金錢的撫摩。衣冠楚楚之人兒,全整容向權利作揖,且不消一瞬的猶豫,即能鄙視那萬種貧困。
-
昔日我曾稱雄,獨佔園中的春色,爲了少女的淺笑,折所有半開的花朵,爲含情之報答。現在我成了浪人,供命運的驅使,欲見故鄉的景物,惟有夢,或仰天惆悵。
-
樹葉在枝上變色,河水由漲而涸,呵,受這時光疾走的顯示,我心亦不曾興感。於紛擾之中,心靈失了活動,全不覺晝與夜的區別,滿眼是混沌之世界。
-
街頭的更鼓,如肺病的老人之咳嗽,在這深沉之夜裏奔波,引起我心靈的舊疾,重溫不統一之思想。
-
銀光衝破雲幕,籠罩大地,紅牆,黃瓦,與綠蔭都染上灰白。稠密之樹葉,如安靜之帳幔,擁護着甜蜜熟睡之草兒。
-
窗外是一重黯色薄紗,又似是朦朧的夢境,給人以回憶之情緒,恍然——晚霞已不在天際。
-
如波濤的澎湃之聲,是狂風的叫喊,從虛無之境,瀰漫到黑暗的空間。這粗野的巨響,有力的,奔到我耳裏,在恐怖時代之夜半,疑是叛兵的擾亂。
-
已經是太陽出山的時候,叢立在地上的樹林,尚不現一枝之影。圓天早失了邊界,只是黯澹,朦朧,如一團炊煙之散漫。
-
我無力地走進死人堆裏,在渾渾血泊中躑躅着尋覓,尋覓被害的我的弟弟。累累的屍體寂寂的躺着;淒冷的月光底下我不禁愴然淚下,淚一點一點地滴到血肉模糊的死者。
-
站在海邊猶豫的姑娘,趕快把你的眼淚擦去!那瑩瑩的海水正欣欣地迎你,將爲你滌掉你所不能擺脫的一切塵思。
-
因尋屍我迷了歸路,躑躅在無窮黑暗的曠野;涼涼的陰風颼動這曠野的沉寂,——有如全宇宙都危危地在戰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