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聖陶兄:我等八月二十二日由北平動身,二十四日到哈爾濱。這至少是個有趣的地方,請聽我說哈爾濱的印象。這裏分道里,道外,南崗,馬家溝四部分。
-
杜甫《最能行》雲,“若道士無英俊才,何得山有屈原宅?”《水經注》,秭歸“縣北一百六十里有屈原故宅,累石爲屋基。”看來只是一堆爛石頭,杜甫不過說得嘴響罷了。
-
英國是個尊重自由的國家,從倫敦海德公園(HydePark)可以看出。學政治的人一定知道這個名字;近年日報的海外電訊裏也偶然有這個公園出現。
-
你莫怨我!這原來不算什麼,人生是萍水相逢,讓他萍水樣錯過。你莫怨我!你莫問我!淚珠在眼邊等着,只須你說一句話,一句話便會碰落,你莫問我!你莫惹我!不要想灰上點火,我的心早累倒了,最
-
——葬歌也許你真是哭得太累,也許,也許你要睡一睡,那麼叫夜鶯不要咳嗽,蛙不要號,蝙蝠不要飛。
-
忘掉她,像一朵忘掉的花,——那朝霞在花瓣上,那花心的一縷香——忘掉她,像一朵忘掉的花!忘掉她,像一朵忘掉的花!像春風裏一出夢,像夢裏的一聲鍾,忘掉她,像一朵忘掉的花!忘掉她,像一朵
-
我來了,我喊一聲,迸着血淚,“這不是我的中華,不對,不對!”我來了,因爲我聽見你叫我;鞭着時間的罡風,擎一把火,我來了,不知道是一場空喜。
-
……臨淮關梁園鎮間一百八十里之距離,已完全斷絕人煙。汽車道兩旁之村莊,所有居民,逃避一空。
-
輾轉在眼簾前,縈迴在鼻觀裏,錘旋在心窩頭——心愛的人兒啊!這樣清幽的香,只堪供祝神聖的你:我祝你黛髮長青!又祝你朱顏長姣!同我們的愛萬壽無疆!。
-
春啊!正似美人一般,無妨瘦一點兒!
-
我是個年壯力強的流囚,我不知道我犯的是什麼罪。黃昏時候,他們把我推出門外了,幸福底朱扉已向我關上了,金甲紫面的門神舉起寶劍來逐我;我只得闖進縝密的黑暗,犁着我的道路往前走。
-
假如那綠晶晶的鬼火,是墓中人底,夢裡迸出的星光,那我也不怕死了!
-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是唐代詩人張繼的一首《楓橋夜泊》詩,憑着這首詩在後世讀者中的輾轉傳誦,就使楓橋和寒山寺享了大名,並垂不朽。
-
秋光好,正宜出遊,秋遊的樂趣,實在不讓春遊,這就是蘇東坡所謂“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啊!我年來隱居姑蘇臺畔,天天以灌園爲事,廝守着一片小園,與花木爲伍,簡直好像是井底之蛙
-
春初我們不論到哪一處的園地裏去蹓躂一下,總可以看見籬邊階下或石罅磚隙挺生着一種野草,幾乎到處都是,大家對它太熟悉了,一望而知這就是蒲公英。
-
東塗西抹,忽忽三十年,自己覺得不祥文字,無補邦國,很爲慚愧!因此起了投筆焚硯之念,打算退藏於密,消磨歲月於千花百草之間,以老圃終老了。
-
沈二哥:初二回來便忙亂成一堆,莫名其所以然。文章寫不好,發脾氣時還要返出韻文!十一月的日子我最消化不了,聽聽風知道楓葉又凋零得不堪,只想哭。
-
——那麼就請姚先生幫幫忙。——好的好的,太太放心吧,總是盡我的能力的。慢走慢走。
-
時代:現代地點:都市人物:瓊,陳偉堂,陳連峯,其他1胸像(淡入)水蒸氣和大粒水滴中的瓊。胸以上裸着。臉部一切輪廓模糊。(霧玻璃三號程度)(溶化)女人寢室2胸像瓊站在浴室(通寢室)門
-
那是N城的春天。歌女虞玉華同她的伴侶在郊遊作樂之後,就坐上馬車,回家。那時已經是黃昏。
-
惡夢,用倒流的年光織成的惡夢,藏在大腦襞積中的,從折迭而展開了。張作天羅,撒成地網,不幸的我,做了惡夢之神底俘虜。
-
“索性連秋也去了,這是多麼的不幸呵!惜……惜……惜!可惜……可惜……可惜!”枯葉深深地嘆息著。
-
布穀!布穀!朝催夜促。春天不布,秋天不熟。布穀!布穀!朝求夜祝。春布一升,秋收十斛。
-
罷了,誰說沒有了愛?沒愛,制度怎地存在?沒愛,制度怎地破壞?罷了,制度原是愛底建築;愛原是制度底基礎。是制度沈沒了真正的愛?是愛鑄造了錯誤的制度?罷了,春來了!驕陽下照,溫流上冒,
-
一葉葉的西風,擁著一剪剪巴蕉,輕輕舞,慢慢跳。就這半響纏綿,也窺得透快樂底核心——苦惱。一滴滴的秋蟲,咽著一星星的涼露,低低泣,微微訴。
-
從零零落落的幾十面五色旗,閃閃爍爍的幾百盞三色燈裏,認識中華民國十年國慶。“國且不國;慶於何有?”我也不說這些話來敗你們底興。
-
零下八度的天氣,結着七十里路的堅冰,阻礙着我愉快的歸路。水路不得通,旱路也難走。冰!我真是奈何你不得!我真是無可奈何!無可奈何,便與撐船的商量,預備着氣力,預備着木槌,來把這堅冰打
-
叮噹!叮噹!清脆的打鐵聲,激動夜間沉默的空氣。小門裏時時閃出紅光,愈顯得外間黑漆漆地。我從門前經過,看見門裏的鐵匠。叮噹!叮噹!他錘子一下一上,砧上的鐵,閃作血也似的光,照見他額上
-
酷虐的凍與餓,如今捱到了我了;但這原是人世間有的事,許多的人們凍死餓死了。一九二一,九,一七,巴黎。
-
在普通當做教本用的文學概論批評原理這類書裏,開章明義常說文學是一面反映人生最好的鏡子,由文學我們可以更明白地認識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