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謹貢此意於全國學界同人蘇州人打架,把辮子往頭上一盤,握着拳頭大呼三聲“來!來!來!”到真要打了,他卻把辮子往後一抹,髮腳便逃,口中說聲“今天沒吃飽飯,不打你,明天收拾你”。
-
今天是個瀟灑的秋天,飄着零雨,我坐在電車裏,看到沿途店裏的夥計們差不多都是懶洋洋地在那裏談天,看報,喝茶喝茶的尤其多,因爲今天實在有點冷起來了。
-
每門學問的天生仇敵是那門的教授。威廉·詹姆士智識販賣所的夥計大約可分三種:第一種是著書立說
-
她走了,走出這古城,也許就這樣子永遠走出我的生命了。她本是我生命源泉的中心裏的一朵小花,她的根總是種在我生命的深處。
-
我夜夜真是睡得太熟了,夜裏絕不醒來,而且未曾夢見過你一次,豈單是沒有夢見你,簡直什麼夢都沒有了。
-
一我每次跟天真爛漫的小學生,中學生接觸時候,總覺得悲從中來。他們是這麼思慮單純的,這麼縱情嬉笑的,好像已把整個世界摟在懷裏了。
-
一Butler(勃特勒)和Stevenson(斯蒂文森)都主張我們應當衣袋裏放一本小簿子,心裏一涌出什麼巧妙的念頭,就把它抓住記下,免得將來逃個無影無蹤。
-
回想起志摩先生,我記得最清楚的是他那雙銀灰色的眸子。其實他的眸子當然不是銀灰色的,可是我每次看見他那種驚奇的眼神。
-
斷裂的心絃,也許彈不出好的曲調來吧?正如在那一天底夜晚,你底手在比牙琴上戰慄着,你那時不只是感覺了不安,而且感覺了恐怖。
-
上海邊小小的一個市鎮,大約有二三百家的人口;低小的房屋接連着排成一個世字形。一所宏敞的廟宇聳在市鎮的後面,最算壯人觀瞻的了。
-
我的十八元一月的差事被辭退了,這半年就決計住在家。去年冬天,我曾這樣想:同芹一塊兒,多麼有趣。
-
(旅客的話一)我當然不能談年紀,但過着這麼一個放蕩的生活,東西南北,頗有點兒行腳僧的風流,而時懷一個求安息之念,因此,很不覺得自己還應算是一個少年了。
-
其一我嗎?說老實話!我在你們貴國的四川省住了三十年了。哈哈!說不定比你們的歲數還要多些哩!如其我把衣服換過:照你們一樣,穿一件藍洋布長衫,套一件青呢馬褂,再加上一雙薄底鞋。
-
——旅渝隨筆到重慶,第一使成都人驚異的,倒不是山高水險,也不是爬坡上坎,而是一般人的動態,何以會那麼急遽?所以,成都人常常批評重慶人,只一句話:“翹屁股螞蟻似的,着着急急地跑來跑
-
到底是鄉間,一座古廟雖然寬敞,但只呆呆地立着;廟前已通電車,過往的行人也頗不少。
-
有一個名詞,個個人的腦子裏都應該有的,個個人的心裏都應常常想到,常常念着的,這就是“樂觀主義”。
-
記者提筆含淚寫着這篇《悼戈公振先生》的時候,正在十月二十四日下午從中國殯儀館哀送戈先生大殮以後。
-
一電燈的光把房子充滿着美麗的輝煌。那印着希臘圖案的壁紙閃着金光和玫瑰的顏色。許多影子,人的和物件的,交錯地掩映在這眩目的紙上,如同在一片燦爛的天邊浮着一些薄雲。
-
悲哀的顏色,籠罩着瘦削的樹枝,如既往的失意之夢影,流蕩在我心頭,隱隱約約。低低嘆息在生之疲乏中,我凝睇於無數蘆葦之顛沛,呵,回憶舊情,我的眼淚,如殘葉上之墜露。
-
旋風引來了狂亂的遊鴉,爲暴雨的先導,塵沙彌漫着,是其威力的顯示。陽光被逼迫向樹梢遠遁,如驚弓之野鳥,烏雲追蹤而來,欲吞沒這世界。
-
無須碧空如洗,明月正圓,柳影追逐花香,春神已自美麗詩句之中,顯現在我眼前。以粉紅的羽衣遮掩身體,流露體態的輕盈,與眼光的柔媚:哦,人間無如是可愛女郎!騷客見而惆悵的,是清風吹散她的
-
躺在大天井左邊廂房裏的煙榻上,荀福全的蒼白嘴脣緊箍着煙槍嘴,好像吹簫似的,兩眼凝視着煙燈口舔着菸斗上的黃色煙泡一跳一跳的火焰。
-
一小松取下嘴裏的煙節,使勁向虛空一擲。煙節直線飛上去;它碰在壁上,煙屑紛紛散落,然後翻身落地。
-
這裏離上海雖然不過一天的路程,但我們卻以爲上海是遠了,很遠了;每日不再聽見隆隆的機器聲,不再有一堆一堆的稿子待閱,不再有一束一束來往的信件。
-
你若是在春天到北平,第一個印象也許便會給你以十分的不愉快。你從前門東車站或西車站下了火車,出了站門,踏上了北平的灰黑的土地上時,一陣大風颳來,颳得你不能不向後倒退幾步;那風捲起了一
-
從抗戰以來,接連的有好幾位少年時候的朋友去世了。哭地山、哭六逸、哭濟之,想不到如今又哭佩弦了。
-
她近來漸漸的沉鬱寡歡,什麼也懶得去做,平常最喜歡聽的西洋文學史的課,現在也不常上堂了。
-
祖母生了好幾個男孩子,父親最大,五叔春荊最小。四叔是生了不到幾個月便死的,我對他自然一點印象也沒有,家裏人也從不曾提起過他。
-
二嬸全家由北京搬到上海來不到兩年,三哥元蔭的妻便得病死了。我常到二嬸家裏去,元蔭又是我們兄弟輩中和我最說得來的一個。
-
八叔的第二妻,親戚們都私下叫她做趙媽——太太,孩子們則簡稱之曰趙太太。她如今已有五十多歲了,但顯得還不老,頭髮還是靑靑的,臉上也還淸秀,未脫二三十歲時代的美麗的型子,雖然已略略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