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類
*<周盧注博物志>十卷,<盧氏注>六卷
右晉張華撰。載歷代四方奇物異事。兩本前六卷略同,無周氏注者稍多而無後四卷。周名日用。<西京賦>曰:“小說九百,起自虞初。”周人也,其小說之來尚矣,然不過志蘿蔔、紀譎怪、記談諧之類而已。其後史臣務採異聞,往往取之。故近時爲小說者,始多及人之善惡,甚者肆喜怒之私,變是非之實,以誤後世。至於譽桓溫而毀陶侃,褒盧札而貶陸贄者有之。今以志怪者爲上,褒貶者爲下雲。
*<世說新語>十卷,<重編世說>十卷
右宋劉義慶撰。樑劉孝標註。記東漢以後事,分三十八門。<唐藝文志>雲:“劉義慶<世說>八卷,劉孝標<續>十卷。”而<崇文總目>止載十卷,當時孝標續義慶元本八卷,通成十卷耳。家本有二:一極詳,一殊略。未知孰爲正,未知誰氏所定,然其目則同。劉知幾頗言非其實錄,予亦云。
*<殷芸小說>十卷
右宋殷芸撰。述秦、漢以來雜事。予家本題曰“劉飠束”,李淑以爲非。
*<述異記>二卷
右樑任?撰。?家藏書三萬卷。天監中,採輯前代之事,算新<述異>,皆時所未聞,將以資後來屬文之用,亦博物之意。<唐志>以爲祖同所作,誤也。
*<卓異記>一卷
右唐李翱撰,或題雲陳翱。開成中,在襄陽,記唐室功業殊異者,二十七類。
*<異聞集>十卷
右唐陳翰編。以傳記所載唐朝奇怪事,類爲一書。
*<博異志>一卷
右題曰穀神子纂。序稱其書頗箴規時事,故隱姓名。或曰還古而竟不知其姓。志怪之書也。
*<集異記>二卷
右唐薛用弱撰。集隋唐間譎詭之事。一題<古異記>。首載徐佐卿化鶴事。
*<陸氏集異記>二卷
右唐陸勳纂。語怪之書也,凡三十二事,言犬怪者居三之一。
*<稽神異苑>十卷
右題雲南齊焦度撰。雜編傳記鬼神變化及草木禽獸妖怪譎詭事。按焦度,南安氐也,質訥樸戇,以勇力事高帝,決不能著書。又卒於建元四年,而所紀有樑天監中事,必非也。<唐志>有焦路<窮神祕苑>十卷,豈即此書而相傳之訛?
*<宣室志>十卷
右唐張讀聖朋撰。纂輯仙鬼靈異事。名曰<宣室志>者,取漢文召見賈生論鬼神之義。苗臺符爲之序。
*<玄怪錄>十卷
右唐牛僧孺撰。僧孺爲宰相,有聞於世,而著此等書,<周秦行紀>之謗,蓋有以致之也。
*<續玄怪錄>十卷
右唐李復言撰。續牛僧孺書也。分<仙術>、<感應>三門。
*<周秦行紀>一卷
右唐牛僧孺自敘所遇異事。賈黃中以爲韋?所撰,?,李德裕門人,以此誣僧孺。
*<洽聞記>三卷
右唐鄭常撰。記古今神異詭譎事,凡百五十六條。或題曰鄭遂。
*<甘澤謠>一卷
右唐袁郊撰。載譎異事九章。鹹通中,久雨臥疾所著,故曰<甘澤謠>。
*<河東記>三卷
右唐薛漁思撰。亦記譎怪事。序雲續牛僧孺之書。
*<酉陽雜俎>二十卷,<續酉陽雜俎>十卷
右唐段成式撰。自序雲:“縫掖之徒,及怪及戲,無侵於儒。<詩書>爲太羹,史爲折俎,子爲醯醢,大小二酉山多藏奇書,故名曰<酉陽雜俎>。分三十門,爲二十卷。”其後續十卷。
*<傳奇>三卷
右唐裴?撰。<唐志>稱?高駢客。故其書所記皆神仙怪譎事。駢之惑呂用之,未必非?輩導諛所致。
*<稽神錄>六卷
右南唐徐鉉撰。記怪神之事。序稱“自乙未歲至乙卯,凡二十年,僅得百五十事。”楊大年雲:“江東布衣蒯亮好大言夸誕,鉉喜之,館於門下。<稽神錄>中事,多亮所言。”
*<乘異記>三卷
右皇朝張君房撰。其序謂“乘者,載記之名;異者,非常之事。”蓋志鬼神變怪之書,凡十一門,七十五事。
*<括異記>十卷
右皇朝張師正撰。師正擢甲科,得太常博士。後遊宦四十年,不得志,於是推變怪之理,參見聞之異,得二百五十篇。魏泰爲之序。
*<祖異志>十卷
右皇朝聶田撰。田,天禧中舉進士,不中第,至元祐初,因記近時詭聞異見一百餘事。天禧元祐七十餘年,田且百歲矣。
*<洛中紀異>十卷
右皇朝秦再思撰記五代及國初讖應雜事。
*<洞微志>十卷
右皇朝錢希白述,記唐以來譎詭事。
*<太平廣記>五百卷
右皇朝太平興國初,詔李?等取古今小說編纂成書,同<太平御覽>上之。
*<鹿革事類>三十卷,<鹿革文類>三十卷
右節<太平廣記>事實成一編,曰<事類>;詩文成一編,曰<文類>。蔡蕃晉如所撰。晉如博學,通音律,能屬文,與十父相友善。
*<唐語林>十卷
右未詳撰人。效<世說>體分門,記唐世名言,新增嗜好等十七門,餘仍舊。
*<史話>三卷
右不題撰人。自後漢及江左朝野雜事皆記之。
*<因話錄>六卷
右唐趙?撰。?,字澤章,大中時爲衢州刺史。記唐史逸事。
*<劇談錄>三卷
右康康駢字駕言撰。乾符中登進士第。書鹹載唐世故事。
*<樹萱錄>一卷
右序稱纂尚書滎陽公所談。
*<資暇>三卷
右唐李匡?濟翁撰。序稱世俗之談,類多訛誤,雖有見聞,嘿不敢證,故著此書。上篇正誤,中篇譚元,下篇本物,以資休暇雲。
*<芝田錄>一卷
右敘謂嘗憩緱氏,故取潘岳<西征賦>名其書。記隋唐雜事。未詳何人。總六百條。
*<封氏見聞記>五卷
右唐封演撰。分門記儒道、經籍、人物、地理、雜事,且辨俗說訛謬,蓋著其所見聞如此。
*<鬆窗錄>一卷
右唐韋?撰。記唐朝故事。
*<朝野僉載補遺>三卷
右唐張?文成撰。分三十五門,載唐朝雜事。?自號浮休子,蓋取<莊子>“其生也浮,其死也休”之義。
*<幽?鼓吹>一卷
右唐張固撰。紀唐史遺事二十五篇。懿僖間人。
*<朝廷卓絕事>一卷
右唐陳?巨撰。記唐朝忠賢卓絕事五十。
*<戎幕?談>一卷
右唐韋絢撰。大和中,爲李德裕從事,記德裕所談。
*<杜陽雜編>三卷
右唐蘇鶚撰。字德祥。光啓呂進士,家武功杜陽川。雜錄廣德以至鹹通時事。
*?友議>三卷
右唐範擄撰。記唐開元以後事。擄,五?人,故以名其書。
*<譚賓錄>十卷
右唐胡璩子溫撰。皆唐朝史之所遺。文武間人。
*<金華子>三卷
右唐劉崇遠撰。金華子,崇遠自號。蓋慕黃初平爲人也。錄唐大中後事,一本題曰<劉氏雜編>。
*<乾?巽子>三卷
右唐溫庭筠撰。序謂語怪以習賓,無異?巽味之?口,故以“乾?巽”命篇。
*<摭言>十五卷
右唐王定保撰。分六十三門。記唐朝進士應舉登科雜事。
*<北里志>一卷
右唐孫?撰。記大中進士遊狹邪雜事。孫光憲言?之意在譏盧相攜也。蓋攜之女與其甥通,攜知之,遂以妻之,殺家人以滅口雲。
*<劉公嘉話錄>一卷
右唐韋絢撰。劉公謂禹錫。絢,字文明,執誼子也。鹹通中,爲義武節度。幼從學於禹錫,錄其話言。
*<尚書故實>一卷
右唐李綽編。<崇文總目>謂尚書即張延賞也。綽記延賞所談,故又題曰<尚書談錄>。按其書稱嘉貞爲四世祖,疑非延賞也。
*<家學要錄>一卷
右唐柳?呈撰採其曾祖彥昭、祖芳、父冕家集所記累朝典章因革、時政得失,著此錄。小說之尤者也。
*<常侍言旨>一卷
右唐柳?呈記其世父芳所著,凡六章,上清、劉幽求二傳附。
*<北夢瑣言>二十卷
右荊南孫光憲撰。光憲,蜀人,從楊?比、元澄遊,多聞唐世賢哲言行,因纂輯之,且附以五代十國事。取<傳>“畋於江南之夢”,自以爲高氏從事,在荊江之北,故命編雲。
*<皮氏見聞錄>五卷
右唐皮光業撰。唐末爲餘杭從事,記當時詭異見聞,自唐乾符四年,迄晉天福二年。自號鹿門子。
*<鑑誡錄>十卷
右後蜀何光遠撰。字輝夫,東海人,廣政中纂輯唐以來君臣事蹟可爲世鑑者。前有劉曦度序。李獻臣雲:“不知何時人。”考之不詳也。
*<賈氏談錄>一卷
右僞唐張洎奉使來朝,錄典客賈黃中所談三十餘事,歸獻其主。
*<楊文公談苑>八卷
右皇朝宋庠編。初,楊公億里人黃鑑裒撰平生異事爲一編,庠取而刪類之,分爲二十一門。
*<景文筆錄>三卷
右皇朝宋祁撰。皆故事異聞、嘉言奧語,可爲談助。不知何人所編,每章冠以“公曰”。景文,乃祁諡也。
*<歸田錄>六卷
*<該聞錄>十卷
右皇朝李畋撰。畋,蜀人,張詠客也,與範鎮友善。熙寧中致仕,歸,與門人賓客燕談,袞袞忘倦。門人請編錄,遂以“該聞”爲目。又有雜詩十二篇,繫於後。
*<江粼幾雜訁志>三卷
右皇朝江休復撰。休復,歐陽永叔之執友。其所記精博,絕人遠甚。粼幾,其字也。
*<開談錄>二卷
右皇朝蘇耆撰。舜卿之父也。記五代以來雜事,下帙多載馮道行義。
*<東齊記>十卷
右皇朝範鎮景仁元豐中撰。序言:“既謝事,日於東齊燕坐,追憶在朝時交遊言語,與夫俚俗傳記,因纂集成一編。”崇、觀間,以其及國朝故事,禁之。
*<春明退朝錄>三卷
右皇朝宋敏求次道撰。多記國朝典故。其序雲:熙寧三年,予奉朝請於春明裏,因纂所聞也。
*<南遷錄>二卷
右皇朝張舜民芸叟撰。舜民元豐中從軍攻靈州,師還,謫授柳州監酒,即日之官,記塗中所歷並其詩文。
*<孔氏雜說記>一卷
右皇朝孔武仲撰。論載籍中前言往行及國家故實、賢哲文章,亦時記其所見聞者。
*<筆談>二十六卷
右皇朝沈括存中撰。括好功名,城永樂不克,貶死。而實高材博學,多枝能,音律星曆尢邃。自序雲:“退處林下,深居絕過從,所與談者,唯筆硯而已。”故以命其書。凡十七目。
*<龍川略志>六卷,<龍川別志>四卷
右皇朝蘇轍撰。元符二年夏,居循州,杜門閉目,追惟平昔,使其子遠書之於紙,凡四十事。其秋,復記四十七事。龍川,循州地名。
*<古今前定錄>二卷
右皇朝尹國均輯經史子集、古今之人興衰窮達,貴賤貧富,死生壽夭,與夫一動靜,一語默,一飲一啄,定於前而形於夢,兆於卜、見於相貌,應於讖記者,凡一門,以爲不知命而躁競者之戒。至若裴度以陰德而致貴,孫亮以陰譴而減齡之類,又別爲二門,使君子不以天廢人云。
*<牧豎?談>三卷
右皇朝景溪纂十九事。景溪,蜀人也。
*<郡閣雅言>一卷
右皇朝潘若同撰。太宗時守郡,與僚佐話及南唐野逸賢哲異事佳言,輒疏之於書,凡五十六條,以資雅言。或題曰<郡閣雅談>。
*<祕閣雅談>五卷
右皇朝吳淑撰。記礻閣同僚燕談。淑仕南唐,後隋李煜降。
*<幕府燕?錄>十卷
右皇朝畢仲詢撰。仲詢,元豐初爲嵐州推官,纂當代奇怪可喜之事,爲二十門。
*<澠水燕談>十卷
右皇朝王閉紹聖間撰。澠水,其退居之地也。閉從仕四方,與賢士大夫燕談,有可取者輒記之,久而得三百六十餘事。
*<傅公嘉話>一卷
右皇朝傅堯俞之子孫記堯俞之言行,凡四十餘章。獻簡,堯俞諡也。
*<曾公南遊記>一卷
右曾公,未詳何人,當是公亮之孫也。共十二章,記國朝雜事。
*二十卷
右皇朝張唐英君房撰。君房博學,通釋老,善著書,如<名臣傳>、<蜀?杌>、,行於世者,毋慮數百卷。此書亦詳實。
*<稗官志>一卷
右皇朝呂大辨撰。雜記其所聞前言往行。
*<倦遊雜錄>八卷
右皇朝元豐初張師正撰。序言“倦遊”雲者,仕不得志,聊書平生見聞,將以信於世也。自以非史官,雖書善惡而不敢褒貶。
*<東軒筆錄>十五卷,<續錄>一卷
右皇朝魏泰撰。泰,襄陽人,曾布之婦弟,爲人無行而有口,頗爲鄉里患苦。元祐中,紀其少時公卿間所聞,成此編。其所是非多不可。心喜章?,數稱其長,則大概已可見。又多妄誕,姑舉其一。如謂王沂公登甲科,劉子儀爲翰林學士,嘗戲之。按沂公登科,雖在子儀後四年,其入翰林,沂公反在子儀前七年。沂公鹹平五年登科,子儀天禧二年始除學士,蓋相去二十年,其謬至此。
*<師友談記>一卷
右皇朝李薦方叔撰。多記蘇子瞻、範純夫及四學士所談論,故曰“師友”。
*<青箱雜記>十卷
右皇朝吳處厚撰。處厚,發蔡確<車蓋這詩>事者。所記多失實。成都置交子務起於寇?,處厚乃以爲張詠,他多類此。
*<緗素雜記>十卷
右皇朝黃朝英撰。所記二百事。朝英,建州人,紹聖後舉子也。爲王安石之學者,以“贈之以芍藥”爲男淫女,“貽我握椒”爲女淫男,前輩嘗以是爲嗤,朝英獨愛重之,他可知矣。
*<湘山野錄>四卷
右皇朝熙寧中僧語文瑩撰,記國朝故事。
*<冷齊夜話>六卷
右皇朝僧惠洪撰。多記蘇、黃事,皆依託也。江淹擬陶淵明詩,其辭浮淺,洪既誤以爲真淵明語,且雲東坡嘗稱其至到<鬼谷子>書,世所共見,而云有“崖蜜,櫻桃也”之言,東坡<橄欖詩>“已輸崖蜜十分甜”蓋用之。如此類甚多,不可枚舉。
*<茅亭客話>十卷
右皇朝黃休復撰。茅亭,其所居也。暇日,賓客話言及虛無變化、謠俗卜筮,雖異端而合道,旨屬懲勸者,皆錄之。
*<玉壺清話>十卷
右皇朝僧文瑩元豐中撰。自序雲:“文瑩收國初至熙寧中文集數千卷。其間神道、墓誌、行狀、實錄、奏議之類,輯其事成一家言。”玉壺者,其隱居之潭也。
*<衣冠嘉話>一卷
右未詳何人撰。記國初至熙寧中雜事。
*<遯齋閒覽>十四卷
右皇朝陳正敏崇觀間撰。正敏自號遯翁,錄其平昔所見聞,分十門,爲小說一篇,以備異日披閱。
*<褒善錄>一卷
右皇朝王蕃撰。嘉祐中,巴縣簿黃靖國死而復甦,道其冥中所見,廖生嘗傳之,蕃刪取其要,爲此書。
*<吉凶影響錄>十卷
右皇朝岑象求編。象求,熙寧末?居江陵,披閱載籍,見善惡報應事,輒刪潤而記之。間有聞見者,難乎備載,亦採摘著於篇。
*<勸善錄>六卷,
右皇朝周明寂元豐中纂道釋、神奇、禍福之效前人爲傳記者,成一編,以誡世。
*<勸善錄拾遺>十五卷
右不題撰人。疑亦明寂所纂,僅百事。
*<雞跖集>十卷
右未詳撰人。所集書傳中瑣碎佳事,分門編次之。<淮南子>曰:“善學者,如齊王之食雞,必食其跖。”名書之意殆以此。
*<二百家事類>六十卷
右分門編古今稗官小說成一書,雖曰該博,但失於太略耳。不題撰人姓氏。
*<紺珠集>十三卷
右皇朝朱勝非編百家小說成此書。舊說張燕公有紺珠,見之則能記事不忘,故以爲名。
*<類說>五十六卷
右皇朝曾慥編。其序雲:“慥居銀峯,因集百家之說,纂集成書,可以資治體,助名教,供笑談,廣聞見”。
*<漁樵?話>二卷
右設漁樵問答及史傳雜事。不知何人所爲。
*<麗情集>二十卷
右皇朝張君房唐英編古今情感事。
*<雲齋廣錄>十卷
右皇朝政和中李獻民撰。分九門,記一時奇麗雜事,鄙陋無所稽考之言爲多。
*<青瑣高議>十八卷
右不題撰人。載皇朝雜事及名士所撰記傳。然其所書,辭意頗鄙淺。
*<說神集>二卷
右不題撰人。記滑稽之說。唐有邯鄲淳<笑林>,此其類也。
*<漫叟見聞>一卷
右不知何人,建炎中所撰也。
*<劉飠束小說>十卷
右唐劉飠束撰。纂周漢至晉江左雜事。
*<補妒記>一卷
右古有<妒記>,久已亡之,不知何人輯傳記中婦人嚴妒事以補亡。自商周至於唐初。
*<後山詩話>二卷
右皇朝陳師道無己撰。論詩七十餘條。
*<續詩話>一卷
右皇朝司馬光君實撰。序雲:“<詩話>尚有遺者,歐公文章聲名雖不可及,然記事一也,故敢續之。”
*<歐公詩話>一卷
右皇朝歐陽修永叔撰。修退居汝陰,戲作此,以資談笑。
*<東坡詩話>二卷
右皇朝蘇軾號東坡居士,雜書有及詩者,好事者因集之,成二卷。
*<中山詩話>三卷
右皇朝劉頒貢父撰。多及歐、梅、蘇、石。頒以博學名世,如言蕭何未嘗掾工曹,亦有誤謬。
*<詩眼>一卷
右皇朝範溫元實撰。溫,範祖禹之子,學詩於黃庭堅。
*<歸叟詩話>六卷
右皇朝王直方立之撰。直方自號歸叟。元祐中,蘇子瞻及其門下士以盛名居北門東觀,直方世居浚儀,有別墅在城南,殊好事,以故諸公亟會其家,由是得聞緒言餘論,因輯成此書。然其間多以己意有所抑揚,頗失是非之實。宣和末,京師書肆刻印鬻之,羣從中以其多記從父詹事公話言,得之以呈,公取覽之,不懌曰:“皆非我語也。”
◎天文類
*<司天考占星通玄寶鏡>一卷
右題曰巫咸氏。皇朝太平興國中,詔天下知星者詣京師,未幾,至者百許人,坐私習天文,或誅,或配隸海島,由是星曆之學殆絕。故予所藏書中亦無幾,姑裒數種以備數雲。
*<甘石星經>一卷
右漢甘公、石申撰。以日月、五星、三垣、二十八宿恆星圖象次舍,有佔訣以候休咎。
*<景祐乾象新書>三卷
右<崇文目>有三十卷。置之天文類。
*<步天歌>一卷
右未祥撰人。二十八舍歌也。<三垣頌>、<五星凌犯賦>附於後。或雲唐王希明撰,自號丹元子。
*<列宿圖>一卷,<天象分野圖>一卷
右未祥撰人。
◎星曆類
*<合元萬分歷>一卷
右唐曹氏撰,未知其名。曆元起唐高宗顯慶五年庚申,蓋民間所行小歷也。本<天竺歷>爲法,李獻臣雲。
*<曆法>一卷
右未詳撰人,歷草也。
*<刻漏圖>一卷
右皇朝燕肅撰。肅有巧思,上<蓮花漏法>。嘗知潼川,有石刻存焉。洛陽宋君者增損肅之法,爲此圖。
*<百中經>三卷
右自紹興二十一年以上百二十年曆日節文也。
*<集聖歷>四卷
右皇朝楊可集。可爲司天冬官正,輯古今陰陽書,橐爲四時,以涓擇日辰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