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晚上,真是热闹的晚上,是城里的人从来没有遇见过的。所以,应该把它记下来。
傍晚的时候,城中心忽然没头没脑地刮起风来,吹了半天的乾风,天空中掉落不少蛾虫。后来,还掉下一只青蛙。那青蛙,跌到地面上后,忽地一跳,翻了个身,叫了几声咯咯,即连跃带跳,落到路旁的沟渠里去了。
后来,闪了电。到了六点半,依标准时间计算,电闪了很多,风也刮得劲,并且响了雷。因此,气象台赶忙升起一个红色讯号的圆球。
这时候,正是新闻节目报告的时间,第七电视台的新闻报导员,背靠一幅世界全图坐着,讲述最新的消息。
──石油枯竭了
──水库干涸了
他说。当他这么说,城内的通道上开始出现了一堆一堆的人,越来越多,好像屋里所有的人都跑到街上来参加花灯大会,每一条街道有如一卡卡挤满人的火车。这些人都拿着些物事,把这些物事仔细看看,是斧头、锤及钢锯。有两个人则抬着一个衣橱。所有人都抬起头,对着天空,猎雀也似的朝几朵云瞪。
天上的云,有两朵突然撞车一般,相互老远地奔跑了一段路,轰的碰在一起,发出一声巨响,随即扔下一条电光。这电光,因为喜欢在天空上表演,所以,先行滑了一回之字路,然后才迅速飞到地面上。地面上的人,齐声喊了一句“来啦”,即发了狂地追随电光奔过去抢。手持斧头的人当先一斧,斩了一截电光下来,而身旁的一个人连忙拉过一件黑衣服,把电光一裹,又立刻把衣服塞进了衣橱。这一组人在如此迅速而有条理的分工合作之下,不久即斩获了数十条长长的电光。
这城市的电视新闻是世界著名的,常常有些独家新闻片,世界各地抢买。关于抢集电光的新闻,不过是几分钟前的突发事件,但荧光幕上却已经显映了出来。新闻报导员正以激动的声调讲述,那声调,就像足球大赛或摔角游戏时的旁述一般吸引不少耳朵:
我们现在带各位到现场来实地观察一下。啊,你们看见了吧,看见了没有?对了,斫啊,斫下来啊。这一斧漂亮极了,正是程咬金的姿式斧。各位电视台前的观众,你们看见了吧,这些人如今正在把电光一截一截剪裁好,以便装进光管里面去。这些天然的电源,如果保存妥善,可以燃烧许多个季节,实在是一批丰富的资产。那边的一位主妇,已经把电光安装在炉上了,这电光,足够她烹制半年的午餐。各位观众,由于近来石油枯竭,造成世界燃料荒缺的严重后果,将来,我们或会因此失却各类照明的工具……
不过,已经没有人听新闻报导员的说白,城内的人早已跑到了街上。有些人在屋顶上,放起了风筝,让风筝把电直接引导到屋内的抽屉里,至于抽屉里的白衬衫、毛衣、手袋,当然都给扔了一地。
有一名妇人,把一件缀满金属片的衣服挂在窗框外抖动,因此也捉到几条电光。她把这些电光锁进夹万里,至于夹万内的钻石项链及玉镯,都给扔在栽水仙花的盆里,和雨花河石头聚集。
这时,有大批的人跃入海中,因为有不少的电光落在水里。海面上除了人,还出现游艇、邮船、军舰、渡海轮、飞翼气垫船、驳艇、木桶及浴缸,一起阻塞了海面的通路。大部分的人披上深水配备,潜到海底去打捞落在水底的电光。
有些船,正准备航行到远洋去,船上的货柜本来装满了货物,现在,货物都被扔下海,货柜均变为电光储藏库。建筑物的高楼顶上,有人忙着把避雷针加高,又找来铁条电线,接驳在手臂上,还要竖起手指,手指上还要绑着一枚绣花针,这样,也引来了大量的电。
不过,很可惜,电光不久停绝了。四周开始刮风。再过一阵,天乌了两次。然后,下了雨。雨点就像有人把天堂从高空上扔下来一般响。这时候,人们的动作竟和天气转变得一样快。街上的人,各自迅速回进屋子,再立刻跑到户外来,他们一起搬出另外一批物事:碗、碟、瓶、杯、盆、桶、锅、咖啡壶、冰格、蒸笼。有人因此以为街上大概要举行一次厨房用具实验音乐展。就问了:
──是不是和市政局合办的呢
──是不是一块钱入场费呢
又有一个人说要去找一份场刊看看。事实上,这些人搬了那么多物事出来,是为接载雨水。
电视台的新闻特写节目,自然要做到与时事紧扣。所以,当有几个人把一个浴缸从楼下搬到天台去盛水的时候,电视台的荧光幕上已经播映出整个过程的传真。现在,背靠一幅世界全图坐着的人,是一位新闻评述员。据说,刚才在六点半出现过的新闻报导员,为了要储备食水的缘故,临时请了事假,已赶回家去打点储水的各类有关事项。
这时,新闻评述员以一种与他平日言谈不对称的略带激动的声调在说话,他对城内现阶段的动态这样分析:
啊,这是明智的举动啊。由于水库干涸,存水量数字骤降,我们已经面临严重的水荒,利用天然的源泉来储蓄水粮,是每位市民应该立即效法的当前急务。在过往的日子里,我们曾经力求省俭,不断节流;现在,是努力储水的时候了。
城内根本没有一个人听他讲话,所有人都忙于把屋子里的容器搬到街上去盛水。那位新闻评述员,稍后也知晓没有人听他,反而极为高兴。又讲了两分钟,竟抽起烟来。
雨下得很大,比大还要大的雨不断落到地面上来,激溅起强劲的水花。许多道路,虽然路面是新型的建筑,排水性能异常优良,但因为雨水浓密,不久即涨满了水。这时,有一组十众的人,干脆把整条街的两端以大力万能胶一封,喝一声“起”,即把街整个抬了回家。另外一堆人,忙于把一条还不曾填改成车行道的露天下水道当作水族箱般翻转,倒掉内里原有的污水,又把它拧回本来的姿态,飞速洗净后,立刻盛满雨水,也抬了回家。
城内城外的若干行人隧道,海底车行隧道,以及睡狮山隧道,几乎同时不见了,当然也是全给抬了去蓄水。
最有秩序的一项工程还是由政府带头亲自策划发动的,算起来,是这个城市从来不曾有过的创举,进行的步骤是这样的:
一,由电脑即时设计出一份蓝图
二,召集了一营卫城军队的工兵
三,把一座大山山顶正中炸开一个大洞
那山顶,炸裂后,随即变成一个火山口湖,在一小时内,储得六十八亿加仑雨水,相当于整个城市目前总储水量的十分之一。由于该山的底层处本来就有一个水库,因此,山顶湖的水一经满溢,即自动流入水库,而水库,早已敷设好各类引水道及水管等等建设,雨水经由水管的引领,流往草田滤水厂,经沉淀、过滤,及消毒后,登时成为食水。
同时,住在楼宇顶层的居民,几乎没有一个不把屋顶掀开,好让雨水直接降落到室内。各人把一切房间里的事物如地毡、床垫、沙滩席、枕头、棉被,都搬了去堵窗;又把钢琴、电梯、汽车、办公室搬去堵住门口。这样,整层顶楼,就变成了储水池。只要有任何的空间,各人都利用到了。大半的市民,连马桶也储满了食水。有一座私人的巨型图书馆,则搬了四库全书到天台上去砌了四幅墙,成为一个最具文化气质的水库,以致半月后,各国的艺术杂志,竞相把这特殊的设计争先刊登在封面上。
电视台的新闻评述员,看见市民如此积极储水,扔下烟蒂,忍不住说,他从来不曾见过别的城市发挥过类似的同舟共济精神,因此很是感动;同时,他忽然对人类、世界,重新充满信心。对于这个晚上发生的不寻常事件,他发表了他的感想:
对于这个世界,你是不必过分担心的。你害怕石油的危机会把我们陷于能源的绝境吗,你看看,我们不是安然度过了吗。你为了水塘的干涸而惊慌恐惧,认为我们即从此要生活如同沙漠了么。你看,及时雨就来了。
对于这个世界,你无需感到绝望。你何必为了暂时显现的环境污染,人口膨胀等等的片面迹象,而下定判决书,以为地球不再有能力继续生存下去呢,你当然看见工业文明带来灾害,你又预知机械将取替人类在星球上的位置,但这一切,不过是地球在向我们发出戒备讯号,要我们提高警惕,当我们身处舒适写意的时刻,不可过分奢侈,不要任意挥霍,令我们的消费超越地球的供应。我们难道不懂得该好好珍惜我们这美丽的星球吗。
当他讲到这里,忽然没有了声音,因为雨水刚好把电视台也淹没了。
这样热闹的一个晚上,是很罕见的。城市的史官已经把这件事编写在年鉴上,并且把书墙水库的图片搜得,不久将封存进文物囊里,永垂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