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与黑四十二





三十二年,春季始业后,因为物价的压迫,我必须半工半读。


我开始担任帮助系里的助教整理缮写讲义的工作;另外,经大一时代的国文教授介绍,一家报馆给了我一个特约记者的位置,按期写些“沙坪风光”“大学动态”一类通讯寄去,可以换回一些稿费。


那位教授给我的鼓励很大,他认为我的国文基础还相当不错,几次劝我转到国文系。当时大家都一窝蜂地读经济、政治、化工、机械、外文等系;国文系成了大冷门,国文系的同学便少得出奇。我没有转系。不过我时常在课外写一点短东西请那位教授给我修改,又时常在他指导下到图书馆借一些国学与近代文学的书籍阅读。我写的通讯刊出后,他又督促我练习写一点较长的文章投出去,虽被退稿数次,也偶尔有刊出的时候。


一连两次大的集会在沙坪坝举行:一次是万人大合唱,一次是民族扫墓节扩大追悼阵亡将士死难同胞大会。


我用心地写了两篇描述这两回集会的报导,报馆来信讲我很有进步。自此,特约记者的“饭碗”巩固下来,一直到我读毕大学未遭辞退。


由于兼了整理缮写讲义与写通讯稿这两份差,我变得非常忙碌。稍有空闲,便和最低领袖跑到图书馆看书,最低领袖发奋立志背英文字典,硬拉上我做伴,事后我虽半途而废,在最初两个月,我倒也曾“奉陪”得很忠实。


因此,在这半年内,我既无谈恋爱的“志趣”,更无谈恋爱的空闲。甚至连听维他命G报告女同学新闻的时间都没有。我担任特约记者的那家报纸,一向态度严肃,大学里女同学花絮点滴一类文字,他们是从不刊登的;否则我倒要每天拉住维他命G找资料了。


一天,维他命G又在讲述郑美庄的近事,我因有事正忙着要走,他一把抓住我的肩头:


“喂,别走,里面还有你阁下哩!”


“鄙人?”我惊奇地。


“听我讲呀,”维他命G彷照说评书的神气说下去,“话说自本年度春季攻势展开以后,追求郑美庄的同学纷纷相继败下阵来,只有两位稍获青睐的男同学尚可偶尔伴护郑美庄在沙坪坝街上,或是在邻近嘉陵江的那条‘情人路’上谈谈,走走。那两个小伙子,人蛮漂亮,西服毕挺,只是两人都打赤脚、穿草鞋,地道的川省人标记!人家郑小姐大概是‘利权不外溢吧’?然而同乡虽近,也不能共一位女友,因此就在昨天,那两位四川同学为了郑美庄,醋海生波,大打出手,并且还约定在嘉陵江边用手枪决斗--”


“说了半天,与我何干?我根本不认识那两位同学,就连郑美庄我也从未多看她几眼!”我打断了维他命G的讲述,我说的俱是老实话。


“听我讲讶,”维他命G把头一斜,接着说,‘其中一位男同学知道你去年打靶三枪击中三十六环的光荣纪录,他便对他那个情敌说:“哼,我才不怕你个龟儿,你又不是神枪手张醒亚!’”


“啊,原来这样把我扯上的,”我说,“倒要谢谢他的嘉勉!”


“后来怎么样?谁把谁打死啦?”听新闻的同学们等不及地追问。


“哼,”维他命G不慌不忙地,“后来啦。郑美庄知道了,把他俩叫来痛骂了一顿,她说果真决斗,则被打死的活该,打死人的抵命,一律与她无涉,因为两个人她根本谁都不爱!许多女同学都看到郑美庄‘训话’的神气了,那一幕就在女生宿舍门口‘举行’的,他们说平常郑美庄娇里娇气的,绷起脸来倒是威风凛凛,大概在家中看惯了父亲训斥部下的姿态,便照样学了来。最后才有趣哩:叫丈母娘的那位女同学动了恻隐之心,向郑美庄讲情,直说:‘他们两位都是为了要跟你好,别对人家这么厉害吧!’于是,郑美庄命令那两个男同学握手讲和,一面说:‘为爱情决斗杀人的时代早已过去;你们应该在对女孩子的忠实、诚恳、服务、竞争,才是正途。你们谁更听话,谁更驯良,我才会考虑跟谁更好--’两位男士唯命是从,居然友好地互搂着肩膀走了。郑美庄笑得半天直不起腰来,在披衣大仙、印度小白脸、丈母娘、一大堆女同学宫娥彩女般地前护后拥下,驾返宿舍,倒真像个皇后--”


半年内,我仅听到了上面这一段关于郑美庄的新闻;除此之外,郑美庄又做了些甚么,我就一概不知了。我和她很少碰头,碰头时从未正面仔细端详过,因而和她同学一年之后,我实在还不太清楚郑美庄的眉、眼、嘴、鼻,究竟长得甚么样子?


这一次,我终于看清楚了--是三十二年度秋季始业时,我开始做了大三学生,郑美庄做了大二学生,在一个选课的布告牌前,我遇见了她。先前我只看到了她的背影--她的背影我倒是已经能够识出来的,她正和一位女同学在那儿选课,突然她像自言自语又像给身旁那位女同学听似地叫出来:


“‘韩文’?中国可太惨了,受日本人的气还不够,怎么连高丽国的韩文也要我们念呢?”


我噗嗤一下子笑出声来。立刻我发觉笑得太响,颇为失礼;可是已经无法收回。郑美庄马上扭过头来:


“咦?你笑甚么?”一张严重抗议的脸。


“没有,没有甚么,”我支吾地,“不过偶尔想起了一件好玩的事。”


“骗鬼!”她把嘴一凸,眼睛一瞪,“要诚实些嘛,张醒亚同学!”


“咦,郑小姐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咦,那你怎么知道我是郑小姐?都是老同学啦,更不能哄人哪!”


“好,让我告诉你,”我轻轻地说,“‘韩文’是指的那位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的文章,并不是韩国文。”


“喔--”立刻,她脸红了,适才的愠怒也消失了。她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笑的时候,两只眼睛弯弯地眯缝在一起。我想起以前男同学们对于她的笑,曾留下过“特别甜美”的评语,倒有几分真实。我这才第一次注视她的面庞:她有一张瓜子脸,皮肤有一点黑,可是黑得有一层淡淡的润泽的光彩,眉毛细细的很秀气,眼睛亮晶晶的,嫌小一点,然而小得不难看,鼻子也有一点低,不过还很周正,并且给人一种玲珑的感觉,嘴不大,薄薄的,应该是属于会说话的“四川嘴”。奇怪,如果把她的眼睛、鼻子、嘴、单独分开来看,无一特殊美丽;然而安排在一起,却令人看了相当舒坦。尤其她眉宇间有着一种娇贵的,安适的,乐天的,无忧无虑的神韵;在这多苦多难的时代,那一种从不知苦难为何物的神韵,令人感到难得而珍贵。


“韩愈呀,我早知道的呀,”哑了半天的她,突然冲着我叫了出来,“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呀!”


我还没有答腔,她竟又连串背起八大家的姓名来了:


“喂,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辙、苏洵、曾巩、王安石。你看我还能及格吧?”


显然,她想用这点国学常识,在我面前挽回她误把韩文当做韩国文的“声誉”损失。


这时,我们已并肩走出一小段路。她身边的那位女同学,留在选课的地方,没有跟我们一块走过来。我实在已经找不出话题来和她攀谈,这真是我的“不幸”--面对着女孩子,尤其是还不太熟的女孩子,我只有脸红与木讷。


“喂,告诉你,我不但知道你大名,还知道你是神枪手,还知道你是运动健将,还知道你立誓决不在大学四年内交女朋友--”


她这么一说,我只有更脸红更木讷了。


“去年我一考进学校,便听不少女同学谈起你来,你在我们女生宿舍蛮出风头呀!”她接着说。


“出风头?”我愕然地说,“我连一位女同学都不认识。今天是我入学两年后第一次单独和女同学谈话。”


“唉哟,那我要道谢啦!你可晓得,已往你越不跟女同学谈话,女同学便越对你有神秘感,与好感。这也是一般女孩子的通病,我也是这样啊!”


我手足无措地,真不知说甚么好。


“听说,你是跟最低领袖同时发誓不在大学内交女朋友,是吗?”她问。


“是的。”


“你跟他不应该‘并案办理’;他又矮又瘦,谁会喜欢他?”


“不,他人很好,学问又好。”我马上说。


“我倒没有领教过他的学问,他和你同系?”


我点点头。


“你们读政治系的都是高材生;不像我,从小不肯读书,长大了只好读没有人读的国文系。我投考时所填写的第一志愿也是政治系,第二志愿是经济系,第三志愿才是国文系。结果,学校太‘重视’我的‘第三志愿’了--”她说到这儿,我们同时笑了出来。


我没有想错,她确是很会讲话。


“喂,我倒忘了问你,你和最低领袖为甚么不在大学里交女朋友?女同学跟你们有仇哇?”


这可更把我窘住了,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只有报之以苦笑。


上课号响了。她向我一点头,半命令的口吻:


“有空到宿舍来看我,要跟你研究一下‘韩文’呀。”


这样,我和郑美庄开始正式相识。




上一页

目录